ID: 24283349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748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湖南省,月月,答案,试题,语文,长沙
    长郡中学2026届高三月考试卷(三) 语文参考答案 1. A(B.“完全一致”错误,表述过于绝对。原文“这也是我们积极心理学经常讲的。很多人误以为积极心理学就是让人要快乐,其实这个‘积极’不仅是形容词,也是动词,人要通过自己不断地奋斗到达真正的幸福”并没有表明“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理念与“三自主义”完全一致。C.“在道家成为显学后,人们转而用道学解决相关问题”错误。文中说的是人们转而接受道学,所以魏晋之后道家成为显学。D.“傅佩荣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修养观的欣赏来证明”错误。原文最后一句表达是对于王阳明“知行合一”修养观的欣赏,从中看不出来对“知行合一”修养的欣赏能够证明王阳明的“心学”是一种“主观唯心论”。) 2. D(“如他在心学中提出的‘致良知’等相关观点”错误。梁启超的观点是王阳明与孔子是“两个半圣人”中的两个圣人。心学中“致良知”等相关观点是由王阳明提出来的。) 3.(示例)A.自得其乐 B.您觉得是怎么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 C.而放在认知上 (每处1分,B处写出“心理问题”,C处写出“认知”等关键词,语义逻辑基本一致,字数符合要求,即可给满分。比如B处写“中国的孩子如何化解心理问题”,C处写“而侧重认知层次”也可以) 【解析】A处,根据“三自主义”及前两点“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可知这三点均围绕“自我”展开,且核心是“通过自身行动实现价值”,第三点需延续“自”字开头的结构,保持概念的统一性。根据后文“你要让自己从你做的每一件事中获得快乐”可知,核心是“从自身经历中获取快乐”,故可填“自得其乐”。其中关键词是“自己”和“快乐”,并且得表达成和前面一致的四字词语。 B处,彭凯平的提问以“在中国没有心理学之前”开头,隐含“没有心理学时,人们如何应对心理问题”的前提;后文傅佩荣的回答明确围绕中国孩子靠诵读经典化解心理问题展开,可见彭凯平的问题核心是无心理学时心理问题的解决方式,故可填“您觉得是怎么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其中关键词是“心理问题”。 C处,前文指出“道家的修养就比较复杂了,它的修养其实不放在戒上面”,隐含道家与儒家、佛学“靠戒律约束”的修养方式不同的对比;后文傅佩荣的解释完全围绕道家的认知层次展开,可见道家修养的核心是“认知”。故可填“而放在认知上”。其中关键词是“认知”。 4.①访谈问题的设计联系现实。如“年轻人如何学习国学”“人们如何解决心理问题”等相关提问,简单、具体、贴近受众需求。 ②重视对方的回应。捕捉访谈对象回应的核心内容,让讨论更具深度。当傅佩荣提出儒家强调“礼”对自己有约束时,彭凯平进一步提问“在‘自我约束’这一点上,儒释道佛之间是否有共通点”。 ③整体逻辑清晰地逐步提问。从学习国学的具体方法,到国学与心理问题调适的关系,最后延伸至历史人物的个案分析。(每点2分,写出两点即给满分) 5.①佛学:以宗教因果观化解执念,认为现世苦难源于前世造了业,通过信仰超脱烦恼。(2分) ②儒家:主张积极奋斗与入世,通过“礼”的自我约束与人际互动建立秩序,以奋斗替代烦恼。(2分) ③道家:强调认知的升维,通过豁达与一定的避祸智慧,可以摆脱外物羁绊。(2分) 【解析】在材料中彭凯平提出“您能概括一下它们对‘心’的核心理论吗 ”之后,傅佩荣分别对佛学、儒家、道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释。佛学强调的是“你这一生所遭遇的、所困扰的,前世有原因,后世有报应。宗教对人心理的影响很直接,想通这个你的人生就没什么执念烦恼了”。儒家强调的是“你与其去烦恼,不如积极奋斗;往内走不如往外走,我要和人群交往,发展积极的关系”,同时还强调“对自己有了一些约束才能更好地发展人际关系”。而“道家的修养就比较复杂了,它的修养其实不放在戒上面,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