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完卷9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请根据提示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字音或字形。 (1)旁骛( ) (2)亵( )渎 (3)dàng( )然无存 (4)rú( )养 2.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自强不息的精神源远流长。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不应放弃对理想与责任的追求。范仲淹“_____,_____”,将自身忧乐与天下百姓、国家兴衰紧密绑定,体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以及即使身处逆境仍坚守理想的家国情怀。李白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在《行路难(其一)》中唱出了充满信心的最强音:“_____,_____”。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借歌、酒自勉自励,表示并不消极气馁,要抖擞振奋,积极进取。韩愈用“_____”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的具体原因,但他老而弥坚,无怨无悔,依旧要“_____”。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流淌在古代文人的血液中,滋润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整本书阅读交流。 3. 金圣叹对梁山好汉的人物评价有着一套独特的见解,根据梁山好汉们的性情、气质、品格、行为等,把他们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其中“上上”这个等级中,最受读者喜爱的是鲁智深、林冲、武松等九人。金圣叹在评价武松时,说他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李逵之真,吴用之捷……” 请联系你的阅读,请从下面任选两个人物,分别列举一个典型事例说明他们的特点。 A.鲁达之阔 B.林冲之毒 C.李逵之真 D.吴用之捷 【示例】杨志之正:他出身将门,光明磊落,正气十足,他杀死牛二后,不愿连累别人,主动投官自首,体现了他的“正”。 4. 大家注意到《艾青诗选》大部分诗歌中,意象都蕴含着独特的含义,请你分析下面诗歌中加点意象的含义及其表达的情感。 诗句 意象探究 太阳向我滚来……/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于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陈腐的灵魂/搁弃在河畔/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太阳》 意象含义:①_____ 情感:②_____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复活的土地》 意象含义:③_____ 情感:④_____ 二、阅读(60分) (一)古诗阅读(12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 从词前的小序可知,这首词为词人中秋酒醉后抒情遣怀、思念兄弟子由而作,词作开篇陡然发问,把词人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表现出来,显露出对明月的_____(提示:两种)之情;接着“_____”“恐”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刻画出词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最终入世思想占了上风。下阕,词人对月怀人,心胸由郁结到_____(提示:两个字)。 6. 皎洁的明月照着宋神宗熙宁九年(丙辰)中秋夜的苏轼,也照着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夜的杜甫。同样的一轮秋月,却引发了两位大诗人不尽相同的“月下之思”。请结合本词和《月夜忆舍弟》中的画线句,分别说说诗人借月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思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二)古文阅读(21分)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