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84925

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新教材2.1《认识自己》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28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210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教材,教学设计,认识自己,新教材,上册
  • cover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新教材2.1《认识自己》教学设计 2.1《认识自己》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课“正确认识自我”的第 1 课时,聚焦“认识自己”这一核心主题。教材以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为切入点,通过“自画像”“他人评价”“社会实践”等生活化场景,引导学生理解认识自己的意义、掌握认识自己的途径,并学会正确对 待他人评价。课程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从个人体验延伸到社会互动,帮助学生构建对自我的全面认知,为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开始关注“我是谁”“别人如何看待我”等问题,但往往存在认知片面性:或过度关注外貌等生理特征,或对他人评价敏感盲从,或难以整合多维度的自我认知。他们乐于参与互动活动,但对“自我认知的复杂性”理解不足,需要通过实践体验和案例分析引导其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 【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认识自我与社会的联系(如社会关系中的角色),理解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依存性,初步树立“在社会中认识自我”的意识。 2.道德修养:在对待他人评价时,培养尊重他人、理性沟通的品质,学会感恩他人的真诚反馈。 3.法治观念:通过理性对待他人评价(如拒绝人格贬损),渗透“尊重自身与他人人格尊严”的意识,为理解法治精神铺垫。 4.健全人格:通过全面认识自我(生理、心理、社会层面),接纳自我的多样性,培养自信、客观的自我认知,避免自卑或自负。 5.责任意识:认识到“正确认识自己”是对自身成长负责的表现,增强主动探索自我、完善自我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自己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不同评价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法;多媒体教学法 导入新课: 师:在新课开始之前,老师想邀请两位同学上台为我们表演这两个成语,一个叫做侃侃而谈,一个叫做沉默寡言。愿意的同学请举手。 生:上台 师:两个同学先商量你们分别要表演哪一个成语,选择好后开始表演。 生:表演 师: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谁表演的是侃侃而谈,谁表演的是沉默寡言?让我们用掌声感谢两位同学栩栩如生、形象生动的表演。通过他们的表演,你认为这两个成语分别代表的是哪两类人? 生:沉默寡言的人可能比较内向,侃侃而谈的人可能比较外向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心理学中,我们可以用“i 人” 和 “e 人” 来概括这两类人。i 人指的是内向型人格,他们更喜欢独处,在内部世界中获取能量,倾向于深思熟虑,独立工作时效率更高,社交会让他们觉得消耗能量;e 人则是外向型人格,他们倾向于外部世界,从与人互动中获取能量,喜欢参加团体活动,善于交际,在社交中感到振奋。那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是i人还是e人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解锁i/e属性,遇见更清晰的自己,学会认识自己!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的主题第二课的第一框《认识自己》,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九页。 讲授新课: 问题一: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师:要认识自己,不得不搬出当今国际上非常火爆的MBTI 测试,现在请大家准备好笔和纸,记录自己的选择,测试开始。 师:第一个问题,你的关注力是向内还是向外?如果你是健谈的、开朗的,喜欢身处节奏快的环境,倾向与他人集思广益、说话心直口快,享受成为众人的焦点,那么倾向E(外向型);如果你是含蓄的、不愿吐露心思的,喜欢较慢的生活节奏以便沉思,倾向在脑海中思虑周全,比起成为焦点更爱观察,那么倾向 I(内向型)。总的来说E 型的同学更倾向于从外部互动获取能量,I 型的同学则在独处中恢复精力。 第二个问题,你倾向用什么方式获取信息?如果关注事物的现实情况,注意具体事实和细节,更喜欢能实际应用的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