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新教材2.2《做更好的自己》 教学设计 2.2《做更好的自己》 【教材分析】 本框是学生认识自我、实现自我成长的重要内容,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自我认知、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具有关键作用,为后续学习如何融入集体、承担责任等内容奠定基础。本框从为什么、怎么做出发,阐述了为什么要做更好的自己、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基础:上节课学生已初步探索自我,发现了自身的一些特点,包括优点和不足,能对自我形成初步认知。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尽管学生在上节课对自己有了初步认知,部分学生对优缺点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解不深,容易绝对化地看待优缺点;学生在实践中难以真正做到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教学目标】 健全人格:学会全面看待自己的优缺点,能够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发掘自己的潜能,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道德修养:通过学习,培养欣赏自己、接纳自己的积极心态,在完善自我、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形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勇于担当等良好道德品质。 责任意识:理解做更好的自己不仅关乎个人成长,还与他人、社会相关联,增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努力在服务他人和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教学难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接纳自己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法;多媒体教学法 导入新课: 师:在新课开始之前老师想做一个小调查,为了同学们能够独立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请大家闭上眼睛。你对你自己是否满意?很满意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请放下 师:比较满意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请放下 师:一般满意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请放下 师:不太满意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请放下 师:好,咱们继续,如果你符合以下情况请你举手。情况一:有为自己感到骄傲的一方面,比如学习勤奋,做事认真,考虑周到,关心别人,在音乐方面有些天赋等等;情况二:有羡慕别人的时候,比如别人成绩很好,在课上大胆举手发言;情况三:有特意学习别人的时候,比如学习别人的样子说话、做事;情况四:被家长拿自己和别人作比较过,比如“你看人家某某某,XX多好”。调查完毕,请同学们睁开眼睛。 师:通过刚刚的小调查,我发现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有以上情况,我们既会为自己的小进步偷偷开心,也会在别人的光芒里有点小失落,会偷偷努力想变得更好,甚至会因为家长拿自己和别人比较而心里难受。这些感受一点都不奇怪,老师想请问的是:同学们,你们对自己满意时,有没有“还能更棒”的期待?看到别人好时,心里会不会燃起“我也想”的火苗?被家长比较时,心里除了难受,是不是还藏着“我也能做到”的倔强? 生:点头 师:我相信每一个自立、自尊、自强的孩子都会有这些想法,为什么会呢?因为我们心里藏着一个“更好的自己”。今天,咱们就一起去探索怎样做更好的自己,请大家把课本翻到十二页,一起学习第二课的第二框《做更好的自己》。 讲授新课: 问题一:为什么要做更好的自己? 师:很多同学刚刚都表示过觉得自己不够好,还特意的学过别人。在很久很久以前,也有一个人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别人姿态很美受欢迎,就去盲目模仿,最后反而被人笑话,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故事吗? 生:东施效颦 师:没错,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像东施这样盲目地模仿。 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 师:大家都说的很有道理,正如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在兴趣、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去模仿他人,而是尊重和接受个体的差异,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的需要发展自己,去做更好的自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