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兆中学高一 10月月考 思想政治 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一1~2课 考试时长:75分 满分:100分)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单选题(每小题2分,总共50分) 1.2024年12月26日,四川资阳蒙溪河遗址入选2024年国内十大考古新闻。该遗址是国际罕见的同时发现有大量石器、动植物遗存的旧石器时代综合性遗址,全面立体反映现代人起源扩散阶段人类社会图景。据此推断,该时期( ) ①处于人类社会发展最初阶段 ②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事务 ③人们共同占有生产生活资料 ④生产资料家庭私有开始出现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阅读下面材料 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 ———马克思 以下符合上述马克思描述的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特点的是( ) A.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B.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C.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D.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劳动者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 3.恩格斯指出:“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氏族制度已经过时了,它被分工及其后果即社会之分裂为阶级所炸毁,它被国家代替了。”恩格斯这一论述表明( ) ①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结果 ②管理公共事务是国家产生的根本动力 ③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④国家是氏族制度在更大规模上的延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人类的演进经历了一个过程,某校高一学生开展了一项有关人类演进规律的主题研究活动,收集了相关的资料:阶级的产生,原始社会的解体以及私有制的确立。其内在演变关系传导正确的是( ) ①两大不同地位的集体产生,阶级出现 ②贫富分化加剧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③生产工具、牲畜和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④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A.④-③-①-② B.①-④-②-③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通过丰收与饥饿的悖论,深刻揭露封建社会中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本质,成为反映阶级压迫的经典之作。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对农民进行剥削的基础 ②农民毫无人身自由,劳动成果完全被地主阶级占有 ③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地主、农民两大阶级间的矛盾 ④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主要方式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6.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由此可见( ) ①生产力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②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源 ③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确立 ④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5年,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引入“共享农场”模式。城市居民可以租赁农村土地,在专业农民指导下体验农耕生活,收获的农产品归租赁者所有。这一模式既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这体现了(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共享农场”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 B.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共享农场”模式适应农村发展新需求 C.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共享农场”激发了农民积极性 D.“共享农场”模式是农村生产关系的根本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