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三界片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试卷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9.某小组成员尝试对青蛙和蝗虫进行区分时的叙述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科 学 A. 按生活环境不同,可分为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 B. 按生殖方式不同,可分为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 C. 按营养方式不同,可分为自养动物和异养动物 考生须知: D. 按体内有无脊椎骨,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1.本卷共 4 页,四大题,31 小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10.因《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热,某中学也举办了“生物诗词大会”。在单人追逐赛环节, 2 要求选手说出“有种子的植物”的诗词。图中哪位选手会获胜?( )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试题卷Ⅰ(选择题) 一、选择题(15 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片池塘 B. 池塘里的鱼 A. B. C. D. C. 池塘中的生物成分 D. 池塘中的非生物成分 11.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用到 2.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这一科学原理的是( ) A.玉米←鼠←蛇←猫头鹰 B.阳光→玉米→鼠→蛇→猫头鹰 C.鼠→蛇→猫头鹰 D.玉米→鼠→蛇→猫头鹰 A.用温度计测出液体的温度 B.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 3.下列仪器中,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C.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触角 D.用刻度尺测量科学书的宽度 12.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下列有关操作中错误的是( ) A.选择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正对着量筒的刻度线 A. B. C. D. B.先向量筒内倾倒水,当水面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水 C.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 4.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下 D.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可将量筒举起后读数 列描述中,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13.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到干果机的工作原理:采用发热丝加热,通过开关温控器可控制 A.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节或树枝极为相像 B. 温度和湿度会影响霉菌的生长 C. 蚯蚓可以改良土壤 D. 适时除草可以使庄稼长得更好 温度在 35-70℃之间,同时配带一个风扇, 通过风扇将热风吹出, 将切成片的水果放入 5.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干果机内。很快达到风干的效果。由于是通过热风循环抽走食材的水分,所以食材的营 A. 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养得到了大部分的保留和富集。小科将水果切片时,发现水果流出许多汁液。这些汁液 B. 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可营水陆两栖生活 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 C. 两栖动物的幼体和成体都能生活在水中和陆地上 A.液泡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壁 D. 两栖动物在水中用鳃呼吸,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6.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 1mm 的刻度尺先后 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 14.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实验“错误操作”与所对应的测量结果,其中操作与结果一 为 8.42 cm、8.43 cm、8.42 cm、8.44 cm、8.64 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 致的是( ) A. 8.47 cm B. 8.428 cm C. 8.43 cm D. 8.4275 cm 7..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3.4 米=3.4×1000=3400 毫米 B.3.4 米=3.4 米÷1/1000=3400 毫米 A 用皮卷尺测量跳远距离时,将尺拉得很紧 偏大 C.3.4 米=3.4 米×1000 毫米=3400 毫米 B 测量头发直径时,绕在铅笔上的头发相互排列较为松散 偏小 D.3.4 米=3.4×1000 毫米=3400 毫米 8.用甩过的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