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88461

【精品解析】2025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创新思维测评八年级初赛试题

日期:2025-11-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157872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精品,解析,2025,年全国,初中,应用
    2025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创新思维测评八年级初赛试题 1.(2025八下·竞赛)我国古代把女子一作的长称为“咫”,把男子一作的长称作“尺”,如图所示。词语“咫尺之间”用来比喻相距很近,实际“咫”与“尺”长度相差大约为() A.3μm B.3mm C.3cm D.3dm 【答案】C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 结合生活常识与古代度量习惯,女子一拃(“咫”)的长度约为 15 cm ,男子一拃(“尺”)的长度约为 18 cm ,所以 “咫”与“尺”的长度差为: 18 cm 15 cm = 3 cm 。 故C正确。 综上选C。 【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先明确“咫”与“尺”对应的常见长度数值,再计算两者的长度差,最后将结果与选项进行匹配。 2.(2025八下·竞赛)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其盆底铸有两条铜鱼。注人半盆水,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好似“铜鱼”在戏水一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鱼洗”的把手上涂润滑油更容易做到“水花四溅” B.“水花四溅”说明“鱼洗”正在振动 C.“水花四溅”说明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空气中慢 D.嗡嗡声响时双手是声源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 A、 把手与手之间的摩擦是有益摩擦,涂润滑油会减小摩擦,不利于产生振动,也就不容易做到“水花四溅”,所以A错误。 B、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水花四溅”是因为“鱼洗”振动,盆内的水随着“鱼洗”振动而四溅,这说明“鱼洗”正在振动,所以B正确。 C、- “水花四溅”只能说明“鱼洗”在振动产生声音,不能说明声音在水中和空气中传播速度的快慢关系,所以C错误。 D、- 嗡嗡声响时,是“鱼洗”振动发声,“鱼洗”是声源,而不是双手,所以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影响声音相关现象的因素。需要根据每个选项所涉及的知识点,结合“鱼洗”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3.(2025八下·竞赛)如图甲是塔式熔盐光热电站,它由12000面“定日镜”围绕着一座360m高的熔盐塔组成,每面镜子都能追踪太阳并把阳光反射到塔顶的吸热器上。图乙是上午某个定日镜的反射情况,在太阳下山前的一天中,该定日镜会() A.逆时针旋转 B.顺时针旋转 C.向上移动 D.向下移动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 当太阳西移时,入射光线的方向向西偏转,入射角减小,为使反射光线仍指向吸热器,需逆时针调整定日镜的角度。故A正确,BC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 解题需结合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分析太阳位置变化时,定日镜如何调整角度以保持反射光线指向吸热器。 4.(2025八下·竞赛)把盛有冰块的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在烧杯中的冰块完全熔化前,试管中的冰 A.不能达到熔点,可能熔化 B.不能达到熔点,不能熔化 C.可以达到熔点,可以熔化 D.可以达到熔点,不能熔化 【答案】D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 冰是晶体,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在冰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为0℃,保持不变。 试管中的冰和烧杯中的冰温度相同,试管中的冰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 故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分析】 本题考查晶体熔化的条件,即达到熔点且继续吸热。 5.(2025八下·竞赛)如图所示,A、B两同学用甲、乙两种方式推墙。甲中A向前推B、B向前推墙,乙中A、B两人同时向前推墙。每个人的推力大小都为F,方向都水平向右。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方式中墙受到人的推力为F B.乙方式中墙受到人的推力为2F C.甲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 D.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