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练习题 1.如图所示的量筒,其测量范围是_____mL,分度值是_____mL。三名同学在用该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_____的读数方法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_____mL。 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测量时先测物体的体积,再测物体的质量 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中 C.称量物体质量过程中,若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D.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可以俯视读数 3.在测量物质密度实验中,调节天平时应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刻度线处。用调好的天平测量一枚草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草莓的质量为_____g。使草莓浸没在装满水的烧杯中,测得从烧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20 g,则草莓的密度为_____g/cm3。 4.小明利用天平和刻度尺测量正方体木块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得木块的质量如图甲;用刻度尺测出木块棱长如图乙,则ρ木=_____kg/m3。 5.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操作过程如下,请回答问题: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继续进行实验: ①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为109.2 g; ②把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cm3;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 (3)根据测量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g/cm3; (4)细心的小明同学发现,在步骤②中有少量盐水倒在了量筒外面,测得盐水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选填“大”或“小”)。 6.在测量液体密度时,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72 g,再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图甲),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图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32 cm3 B.实验时图乙中添加砝码的合理顺序是5 g、10 g、20 g C.量筒中液体的质量是39 g D.液体的密度是1.1×103 kg/m3 7.芳芳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在实验室对一块从涪江边捡回的鹅卵石进行密度测量,他先用天平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及右盘中的砝码如甲图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g,然后用量筒测鹅卵石的体积如乙图所示,鹅卵石体积为_____cm3,则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g/cm3。 8.小红想知道一盒小钢珠的个数,她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先用电子秤测出20个小钢珠的质量为m0,再测出全部小钢珠的总质量为m,则这盒小钢珠的总个数n=_____;接下来她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测出体积记为V,再将20个小钢珠放入量筒中测出总体积记为V1,则小钢珠的密度ρ=_____(两空均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表示)。 9.在测定某液体密度时,小明做了两次实验并做了如下记录,则液体的密度ρ=_____g/cm3,容器的质量m'=_____g。 10.喜欢篆刻的津津同学购买了一块练习用的印章石料,他想知道这块石料的密度,于是从家中找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和足够长的细线、足量的水(水的密度为ρ0)。请你从中选用合适的器材,帮他设计一个测量该石料密度的实验方案。要求: (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 (2)写出石料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11.胡麻油是山西常用的一种食用油。某实践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测量胡麻油密度的实验,实验方案如下: (1)实验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_____处,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图乙实验操作中,小伟同学认为测量所得的密度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 (3)小明认为用天平、两个相同的量筒、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0)也能测出胡麻油的密度,请你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