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89191

4.1 被动运输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0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13934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被动,运输,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课题: 被动运输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渗透作用的实验,分析渗透作用产生的原因和条件,说出渗透作用的原理。 2.通过观察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分别在低渗、等渗、高渗溶液中发生的形态变化,推理水进出动物细胞的原理,构建动物细胞的渗透作用模型。 3.通过设计水进出植物细胞的实验,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构建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模型。 4.尝试通过渗透作用的原理,解释植物烧苗现象,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评价任务: 1.学生实际操作渗透作用的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渗透作用产生的原因和条件,说出渗透作用的原理。 2.学生掌握水进出动物细胞的原理,构建动物细胞的渗透作用模型。 3.学生设计水进出植物细胞的实验,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构建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模型。 4.学生能够解释植物烧苗现象,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5.课堂习题及时巩固 学习重难点: 1.通过探究渗透作用的实验,分析渗透作用产生的原因和条件,说出渗透作用的原理。 2.通过观察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分别在低渗、等渗、高渗溶液中发生的形态变化,推理水进出动物细胞的原理,构建动物细胞的渗透作用模型。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通过第3章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系统的边界细胞膜,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以及分工合作的各种细胞器,课下安排大家建构“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我们来展示一下大家的模型作品和绘图作品。 【学习任务一:建构“细胞膜的结构”模型】 [问题1]:依据模型建构的科学性,我们可以如何完善这幅细胞膜结构的模型作品? [教师活动]:展示学生“细胞膜的结构”的绘图作品进行点评,提出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系统的边界———细胞膜不仅是将细胞内外隔开的屏障,也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门户。细胞膜控制细胞物质输入和输出,就是第4章我们学习的全部内容,我们首先以水为例来学习 第4章 第1节 被动运输。 回答1:磷脂分子是两条尾部;图中标注的“糖蛋白”应该更改为“糖苷链”;动物细胞可以增加“胆固醇”。 复习第3章学过知识,依据第3、4章有关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观,引入第4章新课内容的学习。 二、渗透作用 【学习任务二:“渗透现象”的实验】 学生阅读“问题探讨”的资料和讨论题,教师将讨论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给出实验材料和用具,学生自主进行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和用具:烧杯、长颈漏斗、玻璃纸、纱布、水、30%的蔗糖溶液、塑料滴管、夹子 实验现象记录表格: [教师活动]:展示课前实验拍摄的实验结果。 【学习任三:分析“渗透现象”】 [问题2]: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教师活动]:给出“半透膜”的定义。 半透膜:让小分子通过而大分子不能通过的一类多孔性薄膜的总称(如:膀胱膜、玻璃纸、卵壳膜)。 水分子可以自由透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则不能。 [问题3]:渗透装置中,烧杯中的水分子能进入漏斗,漏斗中的水能进入烧杯中吗? [教师活动]:放映动画讲解水分通过半透膜的情况,辅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 [问题4]:如果漏斗管足够长,管内的液面会无限升高吗?为什么? [教师活动]:让学生按要求用“箭头”表示出单位时间内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情况,从而说明如果漏斗管足够长,管内的液面不会无限升高;以及水分进出平衡时,漏斗内、外的溶液浓度不一定相等。 [教师活动]:给出“渗透作用”的定义。扩散现象除了水以外,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例如在厨房炒菜,在客厅可以闻得到;往空气中喷香水,很远的距离都能闻到。 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问题5]: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还会出现原来的现象吗? [教师活动]:渗透作用的条件一:需要半透膜 [问题6]:如果烧杯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