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2039

2025-2026小学桂美版(2024)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日期:2025-11-08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1652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小学,美版,2024,美术,三年级
  • cover
2025-2026小学桂美版(2024)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奇妙的色彩 第1课 大自然的色彩 第2课 调色“魔法” 第3课 缤纷四季 第4课 为生活添彩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二单元 巧用材质做拼贴 第1课 拼贴艺术 第2课 绳子的联想 第3课 秋的声音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三单元 动手做玩具 第1课 变废为宝 第2课 百变机器人 第3课 让瓶子动起来 第4课 玩具集市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四单元 剪纸工坊 第1课 折剪的艺术 第2课 花边纹样 第3课 剪纸团花 第4课 “皮影”剧场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五单元 生命之歌 第1课 水的韵律 第2课 活力湿地 第3课 保护水资源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本册综合 第一单元 奇妙的色彩 第1课 大自然的色彩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奇妙的色彩”为主题,引导学生感知色彩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色彩观察能力与审美素养。《大自然的色彩》作为单元开篇课,旨在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欣赏自然景观,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丰富的色彩变化,初步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如冷暖色、明暗等),并尝试用绘画或手工形式表现自然色彩之美。教材选取了四季风光、动植物、天空海洋等典型自然场景图片(如课本第2页“春日繁花”“秋日枫林”插图,第3页“蝴蝶翅膀的色彩渐变”特写),并设计了“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的互动环节,强调“观察—体验—表现”的学习路径,符合三年级学生具象思维为主、乐于动手实践的特点。 核心素养目标 1. 审美感知 观察自然界中的色彩现象(如天空的蓝色渐变、树叶的绿黄过渡),能说出至少3种自然场景的典型色彩特征(如“春天的草地是嫩绿的,秋天的稻田是金黄的”)。 初步区分冷暖色,能举例说明冷色(蓝、绿、紫)和暖色(红、黄、橙)在自然中的呈现(如“火焰是暖色,海洋是冷色”)。 2. 艺术表现 运用油画棒或水彩笔,尝试用平涂、渐变的方法表现一种自然事物的色彩(如“用浅黄到深橙画夕阳下的云朵”)。 能在作品中运用至少2种颜色搭配,表现对自然色彩的感受(如“用绿色画树叶,黄色画阳光洒下的光斑”)。 3. 创意实践 结合生活经验,想象“假如我是一只小鸟,看到的森林色彩是什么样的”,并用简单文字或图画补充创意细节。 尝试用撕贴、拓印等辅助手法(如用树叶拓印表现树皮纹理)丰富作品表现形式。 4. 文化理解 了解色彩在自然界中的功能(如蝴蝶翅膀的色彩用于伪装或吸引同伴),感受自然造物的神奇与美感。 分享自己熟悉的与色彩相关的自然现象(如彩虹、极光),体会“自然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观察与描述:引导学生准确观察自然事物的色彩细节,并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色彩特征(如“这片叶子边缘是黄色,中间是绿色,还有褐色的斑点”)。 色彩表现:学习用渐变、叠加的方法表现色彩变化,避免单一平涂。 教学难点 理解“色彩渐变”的概念,能用油画棒通过力度变化或颜色叠加实现渐变效果(如“先涂黄色,再在边缘轻轻叠涂橙色,让颜色慢慢融合”)。 将自然观察转化为个性化的艺术表现,避免简单模仿范画。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播放自然纪录片片段(如《地球脉动》色彩特写)、展示真实植物/矿物标本(如彩色花瓣、孔雀羽毛),创设“走进自然”的沉浸式情境。 2.观察法:分组观察教室绿植、窗外天空等实物,使用“色彩观察记录表”(画有简单轮廓的树叶、云朵,让学生填色并标注颜色名称)。 3.示范讲解法:教师分步示范“色彩渐变”画法(如“画天空:先涂浅蓝色,在底部留一点空白,再用白色轻轻叠加,让颜色从深到浅过渡”),强调工具使用技巧(“油画棒要顺着一个方向涂,避免来回涂抹弄脏画面”)。 4.游戏互动法:设计“色彩捉迷藏”游戏(教师说出一种自然事物,学生快速指出教室中对应色卡)、“冷暖色分类”接力赛(分组将图片卡贴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