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普通高中2025—2026学年度高二年级阶段性调研测试 政 治 试 题 说明: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贴好条形码。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作答,超出区域所写答案无效;在试卷上、草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漫画《完美规划与变化》,启示我们 ①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有无同一性 ②人能够创造理想世界,规划越细致人生就越顺利 ③面对出乎意料的变化,需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制定规划应随客观实际变化而不断调整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注重同东北地区其他省份的协同联动,形成融合发展的格局。”为此,应发挥省内各地区发展潜力,形成发展合力,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吉林的整体发展服务于吉林各地高质量发展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具有优越性 ③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推动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 ④坚持系统观,用综合思维认识吉林的发展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 北方深秋时节,草木凋零、万物萧瑟,常引发文人“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感慨;而江南秋日,诗人杜牧笔下的“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生机仍在的景致让悲秋之情淡了许多。对此,最恰当的解读是 A. 秋景差异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文化差异反映了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的独特性 C. 规律是客观的,不同地域要按规律办事 D. 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不同地域的人必然有不同的情感体验 4. 中医诊疗讲究“辨证施治”:同一病症,因患者体质、病程阶段不同,用药方案会有差异,如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用药不同;而不同病症,若病机相同,又可能采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方法。由此可见,中医诊疗体现了 ①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②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④把握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今年,我国强降水频繁,此轮降雨持续时间长、强度大,不仅引发山洪、山体滑坡、交通设施阻断,而且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8月4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预计北京、天津、河北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这表明 ①通过“人化”的方式,能改变暴雨对人类的影响 ②不应忽视与暴雨之间间接、本质的联系 ③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气象规律是可知的 ④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预报能防止灾害发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2025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各国利益休戚与共,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合作共赢、和平发展、命运与共,才是人间正道。”从中可以读出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合作共赢才能促进共同发展 ③价值观影响行为选择,秉持正确理念才能推动世界走向共赢 ④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下列句子与漫画《一个快乐的失败者,本身就是另一个胜利者》(作者:于昌伟)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②乐往必悲生,泰来由否极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蘑菇营养丰富,整体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