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6487

6.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共51张PPT)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908085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51张,PPT,中职,语文
  • cover
(课件网)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 侍坐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论语> 孔子其人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 其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积极入仕。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仁 文学常识 《论语》 “论”,编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 “论语”就是语言的编纂。 《论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有很高的价值,古人有言“半部《论语》治天下”。 文体 价值 六经 五经 四书 六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六种科目:礼、乐、射、御、书、数 《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 文学常识 《诗》《书》《礼》 《易》《春秋》 孔子的 孔子曾修订“六经”并以诗书礼乐易春秋教授弟子,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文学常识 礼 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他的这个礼的意思很宽泛,既指礼节仪式,更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关于礼,孔子说得很多。孔子要人们合乎礼,核心是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 论语 饥馑 曾皙 哂 舞雩 铿尔 小相 沂 冠者 喟 俟 撰 摄 比及 毋 冉 lún j n xī sh n yú kēng xiàng yí guàn kuì sì zhuàn shè bì wú r n 字音字形 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 会同:诸侯会盟,朝见天子。会,诸侯相见。同,诸侯同朝天子。 撰zhuàn:才具,指为政的才能。 冠ɡuàn者:成年人。古代男子20岁时行冠礼,表示成年。 舞雩yú:台名,鲁国求雨的坛。 字词解释 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 长辈对晚辈说话或者自谦时一般称名。 (由) (点) (求) (赤) 陪长者坐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侍坐 解题 译文: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孔子问志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介词,因为 相当于“于”,介词 你们 同“已”是“止”的意思 平日、平时 作“辄”解释,常常,总是,就 了解,知道 连词,假如,如果 代词,在这里指人 以何 用,做 ①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 ②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则以何哉”。 ③以吾一日长乎尔:“乎”作为介词引出比较对象,介词短语做状语位于动词“长”之后,这是状语后置,即“以吾乎尔长一日”。 特殊句式 译文:子路轻率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略,接着又遇到了荒年;如果让我去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后,我就可以使人人有保家卫国的勇气,并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弟子述志 轻率急忙的样子 夹在 加于,加到……上 军队 继续 这里泛指荒年。 治理 等到 懂得做人的道理 笑 志 性格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 有抱负,自信,但却鲁莽、轻率。 侧重强国 子路(仲由) 思想内容梳理 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 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