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静 至纯至美的情歌 女 诗经 《静女》是一首爱情诗。 诗歌以男子的口吻,讲述他和姑娘相约城隅的有趣情景。在男子心中,姑娘娴静而美丽。男子兴冲冲地赶到约会地点,却看不见心上人,急得抓耳挠腮,独自徘徊。 情节的反转,更加突出了男子渴望见到姑娘的急切心情,接下来说等待中的男子抚弄着姑娘送的彤管,彤管熠熠生辉,令他爱不释手。想到这是心上人所赠,他觉得彤管格外美丽。如此反复借彤管“表白”,其实都是抒发对姑娘的爱,充满生活情趣。反复诵读,思考这首诗在抒情方面的巧妙之处。 诗歌导读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年多年间的诗歌305篇。 文学常识 《诗经》在先秦叫作《诗》或称《诗三百》汉代以后儒学者把它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中。 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现实主义的精华 (铺陈叙述)(比喻)(起兴) 诗经六义 《国风·周南·关雎》《国风·秦风·蒹葭》《诗经·卫风·氓》 即国风,是各地民歌,共有十五国风,共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风 《小雅·采薇》《小雅·鹿鸣》《大雅·江汉》 即正声雅乐,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 分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多为公卿贵族所做,共105篇。大雅为歌功颂德之作,小雅多讽刺之声。 雅 《周颂·我将》《周颂·有客》《商颂·玄鸟》等 即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灵,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共40篇。 颂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赋是直接铺陈叙述。 赋 如《魏风·硕鼠》,以硕鼠比喻贪得无厌的剥削统治者。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比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兴 静女,闲雅的女子。 诗经中的诗歌常以第一章开头的两个字做全篇的题目。 解题 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汤阴东南。 静女/其姝(shū) ,俟(sì)我/于/城隅(yú)。爱而/不见,搔首/踟躇(chí chú)。 静女/其娈(luán ),贻(yí)我/彤(tóng)管。彤管/有炜(wěi),说(yùe)怿(yì)/女(rǔ)美。 自牧/归荑(kuì tí),洵(xún )美/且异。匪(fēi)/女(rǔ)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 诵读诗歌 朗读的节奏为二二式,咬准字音 首章开篇两句要读出赴约时的兴奋得意之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应读出男子等待不来的焦急苦恼之情。 次章前面两句要读出收到女子赠物的高兴之情,后两句则应表达出对心爱之人的赞美之情。 第三章“洵美且异”要表现出对“荑草”的喜爱之情,末句“美人之贻”则应当读出得意兴奋之情。 诵读提示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写姑娘约“我”在城墙角落相见,却一直不出现。急得“我”抓耳挠腮,不断徘徊。 写场景 相约 文本研读 美丽 等待 (城上的角楼) 通“薆”,隐藏 通“现”,出现 犹豫徘徊 文本研读 这一章主要描写什么? 男女恋人约会的场景。 哪些字词交待地点人物?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城墙上的角楼)。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刻画出男女主人公怎样的形象及男主人公什么样的心情? 少女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情态;“我”的憨厚、真诚。未见恋人的焦灼、忧虑的心情。 静女其娈,贻 我 彤 管。 彤管有炜,说 怿 女 美。 姑娘那么漂亮,送给自己的“彤管”那么好看,令自己陶醉。 文本研读 美好 赠送 深红色 红而有光 通“悦”,高兴 通“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