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红 岩》名著导读 铁窗下的信仰与救赎 学习重点 · 认识《红岩》中江姐、许云峰等主要人物的英雄形象 · 理解"红岩精神"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 探究不同作品中"囚禁与解放"主题的异同 作者简介 罗广斌(1924-1967) 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中国现代作家.1948年3月在重庆西南学院由江竹筠介绍入党。同年9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先后被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1949年11月27日越狱脱险。“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1978年得到平反昭雪。 杨益言(1925—2017) 四川省武胜县人,中国作家协会四川省分会副主席。青年时因参加反对美蒋的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1948年8月在重庆被特务机关逮捕,囚禁在渣滓洞集中营。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诬陷,粉碎“四人帮”后,杨益言才彻底平反。 主要内容 小说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重庆地区的地下党人英勇斗争的故事,包括他们以《挺进报》为阵地,宣传革命思想;组织罢工、罢课,揭露黑暗,支持解放战争;保卫城市,粉碎反动派炸毁城市的图谋等等。其中集中笔墨描述了被捕的地下党人在渣滓洞、白公馆开展争取自由、反对压迫的革命斗争,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 “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渣滓洞 如江姐、许云峰、余新江、齐晓轩、刘思扬等。 “不能忘却的纪念”———《红岩》 铁窗—意志 热铁烙在胸脯上, 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 凉水灌进鼻孔, 电流通过全身…… 人的意志呀。 在地狱的毒火中熬炼。 像金子一般的亮, 像金子一般的坚。 可以使皮肉烧焦, 可以使筋骨折断。 铁的棍子, 木的杠子, 撬不开紧咬着的嘴唇。 那是千百个战士的安全线呵! 用刺刀来切剖胸腹吧, 挖出来的--也只有又热又红的心肝。 P269-274 红梅赞—必胜的信念 P502--511 江姐一听见叫她的名字,心里全都明白了。她异常平静,没有激动,更没有恐惧与悲戚。黎明就在眼前,已经看见晨曦了。这是多少人向往过的时刻啊!此刻,她全身心充满了希望与幸福的感受,带着永恒的笑容,站起来,走到墙边,拿起梳子,在微光中,对着墙上的破镜,像平时一样从容地梳理她的头发。P506 ”美蒋反动派的屠杀,和一切垂死的挣扎,难道能够阻挡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后胜利吗? 不,胜利属于我们,属于我们的党!“P510 “我自己能走!”她将手杖一扔,怒声呵斥着。 江姐上前两步,扶着倔强地移动断腿的战友。 她们在走廊上迈步向前,再也没有回头……P511 人物形象-江姐 江姐(江雪琴) 相关情节 性格特点 看到丈夫的头颅挂在城墙上,忍受住悲痛,英勇地投入新的战斗。 沉着冷静、坚强勇敢 由于叛徒甫志高出卖,不幸被捕 冷静、机智、心细、坚定 面对酷刑痛,痛斥敌人罪行 爱憎分明、忠贞不二、坚强不屈 和难友们在渣滓洞里为庆祝新中国诞生一起绣红旗。 信念坚定、充满信心、乐观积极 面对死亡,从容就义 视死如归、大义凛然 原名江雪琴,中共地下党员。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 越狱—希望 许云峰(老许) 一个人特殊的战斗—为党保存力量(P478--482) 一片漆黑的地窖里,冰冷潮湿,层层岩块和巨石堵绝了阳光、空气和一切人间的声响,恰似一口密封了的棺材,深埋在阴暗的地底。成年累月,只有那缓慢得无法察觉的浸水,从石缝中渗出,不时地带着单调微弱的滴答声,落进这无人知晓的洞穴。 许多日子过去了,他的手指早已磨破,滴着鲜血,但他没有停止过挖掘。石灰的接缝,愈挖得深,他的进度愈慢。脚镣手铐妨碍着他的动作,那狭窄的接缝也使他难于伸手进去。困难,但是困难不能使他停止这场特殊的战斗。 在中美合作所里,除了越狱,没有任何生还的可能,这是他早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