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新区2025一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 学校 八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年班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用0.5m黑色字谴签字笔在试卷规定位置填写 自己的姓名、奉次测试考号。 姓名 2.考生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在本试卷上作答,答在本试卷上 无效。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题包括三道大题,23道小题,共8页;如缺页、印刷不清, 考 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由衷(zhong)教侮(hui) 溃退(hui)瞠目结舌(t6ng) B.校对(xiao)序幕(md) 萤光(y1ng)一丝不苟(gu) C.彰显(zhang)潜质(qidn)匿名(ni) 交头接耳(jiē) D.娴熟(xin)躁热(zao)妄图(wang) 抑扬顿挫(chuo)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梦想始于学习,事业依赖技艺。人的潜力, 不断学 习、不断实践,一能被充分发掘出来。广大青年唯有勤学苦练、增 长才干,让勤奋学习成为杨帆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 能量,在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中风采、实现价值,方能不负青春、 不负时代。 A.浩如烟海由于就展现B.无穷无尽只有才展现 C.浩如烟海·只有才表现 D.无穷无尽由于就表现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在诗歌这种古老文艺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 活。②即使在山河破碎、生死考验的艰难中,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 鼓舞人心的力量。③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错入耳的旋律, 激荡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魄,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 A.“艰难”“气节”“鲜活”三个词语词性各不相同。 B.“山河破碎”和“铿锵入耳的旋律”短语类型相同。 C.句①这句话的主干是“文艺体裁追求诗意生活”。 D.句③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将“激荡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 魄”和“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调换顺序。 八年级语文·1 CS出卷网 3亿人警在用的扫推ApP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 进行形象化再现与放大的一种写作手法。 B.律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如《野望》《黄鹤楼》 《使至塞上》《次北固山下》等。 C.《红星照耀中国》以作者的采访内容作为线索,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缓缓揭 开了中国红军的神秘面纱,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 D.《革命烈士诗抄》收录了89位烈士的诗词,包括李大钊、方志敏、艾青、吉 鸿昌等人的作品,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先烈的浩然正气,奋斗精神。 (2)读完《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后,为了帮助同学们整合阅读所得,小语同学 打算做一份“领袖形象”专题梳理表,请你帮她完成。(3分) 领袖姓名 典型事例 个性特点 ① 他青少年时期不愿意按照父亲的安排生活,从家 有反抗精神 里逃出来到新学堂读书。 他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的肩上,走过乡 周恩来 ② 间田埂。 他喜欢运动,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也打个“不 朱德 厌”;他喜欢读书,熟读政治、经济书籍。 ⑧ 5.诗文填空。 (请规范书写)(6分) (1)征莲出汉塞, (2) 浅草才能没马蹄。 (3) 长河落日圆。 (4)两岸石壁, 0 (⑤)《记承天寺夜游》中苏找与友共赏中庭月色“ 两句用比喻手法,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3分) 【甲】黄鹤楼 【乙】登金陵凤凰台 崔颜 李白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