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8732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四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5-11-0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390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甘肃省,学期,解析,试题,政治,月月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基层治理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①正确,“党组织引领” 体现了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②错误,居民直接行使的是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权力,而非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③正确,“党组织引领 + 居民议事会 + 物业协同” 实现了治理主体多元协同,能提升治理效能;④错误,公民民主权利由宪法和法律规定,不能随意 “扩大”。综上,选 B。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法治政府建设与民主决策。①正确,规范决策程序能约束政府行政行为,提升决策科学性;②正确,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等环节保障了公民知情权与监督权,推动民主决策;③错误,“杜绝政府决策失误” 说法过于绝对,规范程序可减少失误,但无法完全杜绝;④正确,严格决策程序是政府依法行政的体现,助力法治政府建设。综上,选 B。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大常委会的职权。A 项立法权是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的权力,材料中未涉及法律制定;B 项决定权是对国家重大事项作出决定的权力,材料未体现;C 项监督权是监督政府、法院、检察院工作的权力,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督促政府落实政策,属于行使监督权;D 项任免权是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材料未涉及。综上,选 C。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①②③正确,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权利平等、义务平等、适用法律平等,即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违法犯罪行为平等受追究;④错误,“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说法错误,公民权利与义务因年龄、身份等存在差异(如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权利义务不同),平等不等于 “相同”。综上,选 A。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A 项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民事法律、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如合同违约),材料中处罚主体是市场监管部门(行政机关),不属于民事违法;B 项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行政法律、受到行政机关处罚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属于行政处罚,该公司行为属于行政违法;C、D 项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是违反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如犯罪),材料中未涉及刑罚(拘役、有期徒刑等),故排除。综上,选 B。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民事纠纷解决途径。①正确,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组织,可申请调解;②正确,若双方达成仲裁协议,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③错误,行政诉讼是公民告政府的诉讼,李某是公民,王某应提起民事诉讼而非行政诉讼;④正确,房屋漏水属于民事侵权,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综上,选 B。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劳务报酬(①),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②),知识产权的收益(③),继承或受赠的财产(除明确只归一方外)等;④错误,一方的婚前财产属于夫妻个人财产,而非共同财产。综上,选 A。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合同的试用期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期限 3 年以上(含 3 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6 个月? 此处需修正:实际《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 3 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 6 个月? 不,重新核对:劳动合同期限 1 年以上不满 3 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2 个月;3 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 6 个月。但本题关键错误点:企业以 “不符合录用条件” 解除合同,需证明 “录用条件明确且张某不符合”,但材料未提及 “录用条件”,且核心错误是 ——— 若劳动合同期限 3 年,试用期 6 个月本身合法? 此处题目设计修正:原题目可能存在表述偏差,正确考点应为 “试用期解除合同的条件”,但结合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