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9299

【学霸笔记】3.3.2海水的运动——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43张PPT)

日期:2025-11-2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113271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43张,一册,必修,2019,人教,学霸
  • cover
(课件网)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地球上的水 第 章 三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战役。1944年,盟军在英国集结,计划在夜间横跨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诺曼底地区(图3.19)。此战涉及多兵种的合作,海军要求在海水水位最低时行动,便于爆破队破坏德军在海岸带布置的障碍物,保护登陆舰安全靠岸;陆军登陆部队要求在海水水位最高时行动,减少士兵在海滩上暴露的时间;空降部队要求行动时有明亮的月光,便于识别地面目标。最终指挥部选择了6月6日(农历闰四月十六)作为登陆日。 6月6日是农历闰四月十六,正值满月月相,有明亮的月光;另外,满月时潮汐现象最为明显,可选择高潮来临之前登陆,可同时满足海军和陆军对水位的不同要求。 问题:最终指挥部选择了6月6日(农历闰四月十六)作为登陆日,为什么选择这一天? 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认识海水运动(洋流、潮汐等)对气候调节、航运的作用,理解人类活动(如海洋污染、过度捕捞)干扰海水运动及生态,树立保护海洋、顺应海水运动规律、协调人海关系的意识。 区域认知 对比不同海域(如中低纬与中高纬、大陆东岸与西岸)海水运动差异,理解纬度、海陆分布对洋流的影响,明确区域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如航运、渔业)的不同影响。 综合思维 综合海水运动与大气环流、海陆分布的关联,分析其对沿岸气候、海洋生物、航海的影响,认识海水运动与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整体认知。 地理实践力 通过绘制世界洋流模式图、模拟潮汐变化实验等实践,提升对海水运动的直观认知,培养图表绘制与实验分析海水运动问题的能力。 课标解读及重难点 课标解读 重难点 运用图表资料,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强调学习要结合图表资料; ②“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核心内容 ③行为动词是“说明”,注意要说出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的同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对学习层次要求较高 重点:海浪、潮汐和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海浪、潮汐和洋流的内涵 CONTENTS 海浪 潮汐 洋流 1.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2.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目录 潮汐 PART ONE 概述 概念: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 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 早晨的海水涨落 潮 傍晚的海水涨落 汐 概述 高潮 低潮 落潮 涨潮 潮差 高潮:在海水涨落的每一个周期内,当水位涨到最高位置 低潮:当水位下降到最低位置 涨潮:从低潮到高潮过程中,水位逐渐上升 落潮:从高潮到低潮过程中,水位逐渐下降 潮差:相邻的高潮与低潮的水位差 潮汐的规律及成因 周期:一天 规律:两次潮涨潮落 成因:在地球上,当某地正对或背对着月球时,此处的海水会被月球引潮力“拉起来,周围的海水向此处聚集,形成涨潮。地球自转使得大部分海域海水一天出现两次涨落。 潮汐的规律及成因 周期:一月 规律:两次大潮 成因:农历初一、十五前后,日、月地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叠加,形成大潮 潮汐的规律及成因 周期:一月 规律:两次小潮 成因:农历初八、二十三前后,日地连线与月地连线呈直角,月球与太阳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了一部分,形成小潮 知识拓展 潮汐的主要类型 一个太阴日两涨两落的潮汐现象。两次相邻的高潮(低潮)潮高几乎相等,涨潮时间和落差时间也几乎相同 半日潮 一个太阴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的现象 全日潮 指一个月内有些天海水两涨两落,但两次涨落的时间和高度相差较大,而有些天海水则为一涨一落 混合潮 地球 EARTH 太阳SUN 月球 MOON 地球基础平均海平面 潮汐形成原理示意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