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9309

【学霸笔记】4.1.1常见地貌类型——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47张PPT)

日期:2025-11-2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586295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47张,一册,必修,2019,人教,学霸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地貌 第 章 四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300多年前,徐霞客在游记中写道:“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北尽于道州,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而此又其西南之极云。”(《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 徐霞客描述的是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的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其中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的喀斯特地貌面积最大。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同时因为景观独特,当地可发展旅游业。 问题:你知道徐霞客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地貌吗?这类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类地貌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 4.1 桂林漓江两岸地貌景观 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认识常见地貌(如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与资源,理解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垦、工程建设)对地貌的破坏,树立保护地貌、顺应地貌特征开发利用、协调人地关系的意识。 区域认知 对比不同区域(如湿润区流水地貌、干旱区风成地貌)的地貌差异,理解气候、地形等对地貌形成的影响,明确区域地貌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如农业、聚落)的不同意义。 综合思维 综合内力(地壳运动)与外力(流水、风力)作用,分析常见地貌的形成过程,认识地貌与气候、水文等要素的相互关联,形成对地貌系统的整体认知。 地理实践力 通过实地观察当地地貌(如山地、河谷)、绘制地貌示意图等实践,提升对常见地貌的直观认知,培养实地考察与分析地貌问题的实践能力。 课标解读及重难点 课标解读 重难点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①强调学习要加强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突出对地理实践力的要求; ②“识别”重在对地貌进行区分和归类,强调从地理视角用关键性术语“描述”地貌景观的形态和组成等 重点: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等常见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难点:常见地貌景观特征的描述 CONTENTS 喀斯特地貌 河流地貌 风沙地貌 海岸地貌 1.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2.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目录 喀斯特地貌 概念和分布 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知识拓展 喀斯特:欧洲巴尔干半岛西北部的伊斯特拉半岛上一个石灰岩高原名称,那里发育着各种奇特的地貌。 知识拓展 一分钟搞懂喀斯特地貌 知识拓展 喀斯特作用 CaCO3+CO2+H2O=Ca(HCO3)2 流水的化学溶蚀 流水的化学沉积 Ca(HCO3)2=CaCO3 +CO2 +H2O 喀斯特作用 碳酸 可溶于水 可溶性岩石 在湿热的环境下,水对石灰岩的溶解 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溢出,形成碳酸钙沉淀 可溶性岩石 含CO2的水 概念和分布 喀斯特地貌大多发育于石灰岩广布的地区 概念和分布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最为典型 知识拓展 _____ 类型及其特征 喀斯特地貌分为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 地面喀斯特地貌 地下喀斯特地貌 类型及其特征 地表喀斯特地貌 溶沟:地表水溶蚀岩石形成的沟槽,呈长条形或网格状 类型及其特征 地表喀斯特地貌 石芽:溶沟间向上突出的部分,高差一般不超过3米,有些会发育为高达数十米的石林 知识拓展 石林:喀斯特作用形成的由一系列石柱组成的石质森林 类型及其特征 地表喀斯特地貌 洼地:分布在峰丛或峰林之间,呈封闭或半封闭状,底部平坦。在广西、贵州等地面积较大的洼地被称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