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9328

【学霸笔记】6.1.2气象灾害——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34张PPT)

日期:2025-11-1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195939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4张,一册,必修,2019,学霸,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 第 章 六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2025年第13号台风“剑鱼”强势来袭,在8月24日,它的十二级风圈抵达三亚,其威力惊人。三亚等地纷纷发布预警,实行“五停一关”措施,学校停课、工地停工、商场停业、交通停运、船舶停航、景区关闭。“剑鱼”带来了狂风暴雨,海南岛南部沿海陆地风力达12-13 级,阵风14-15 级,多地降下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部分地区还面临着地质灾害风险。 一是海水表层温度≥26.5℃,为台风提供能量; 二是有充足水汽,通过海面蒸发形成云团并释放热量; 三是处于地转偏向力明显的区域(通常纬度 5° 以上),使气流旋转形成气旋; 四是高层大气风切变较小,能让云团稳定聚集、持续增强。这些条件共同作用,才能让热带扰动逐步发展为台风。 问题:台风“剑鱼”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认识气象灾害(如台风、洪涝)的自然属性,理解人类活动(如破坏植被、城市化)加剧灾害影响,树立顺应气候规律、加强灾害防御(如建防洪工程)、减少人地矛盾的意识。 区域认知 对比不同区域(如东南沿海台风、华北春旱)气象灾害差异,理解气候、海陆位置对灾害分布的影响,明确区域灾害特点与针对性防御措施的关联。 综合思维 综合分析大气环流、地形等对气象灾害形成的作用,理解灾害链(如暴雨引发洪涝、滑坡),认识气象灾害与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系统认知。 地理实践力 通过模拟气象灾害预警、绘制区域灾害风险图等实践,提升灾害应对认知,培养分析灾害风险、制定简易防御方案的实践能力。 课标解读及重难点 课标解读 重难点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气象灾害)的成因 ①强调学习要依托资料; ②行为动词是“说明”。对学习的层次要求较高; ③成因是核心内容,侧重气象灾害的“致灾过程”; ④要关注国内外重大气象灾害事件 重点:常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危害 难点:常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条件 CONTENTS 洪涝灾害 干旱灾害 台风灾害 寒潮灾害 1.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2.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目录 台风灾害 PART ONE 概念 台风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台风卫星影像 结构 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由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 台风的外围部分 风速由外向内增加,一般无降水 台风的主要部分 产生最强烈的降水,并伴随大风 台风的中心 无风、少云和干暖 形成条件 广阔暖洋面 水汽 蒸发 上冷 下热 凝云致雨 有广阔的暖洋面,海水通过蒸发,能向大气提供充足的水汽 有上冷下热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促使空气上升及水汽凝结致雨 大气层结 赤道附近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地转偏向力接近零,故赤道附近海水温度虽高,但不会形成台风 分布 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全球台风生成及影响的地区共有七区:北太平洋西部及中国南海海域称台风,大西洋西部、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和北太平洋东部等地称飓风,印度洋、孟加拉湾及阿拉伯海等地可称旋风。 分布 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源于西北太平洋,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 图6.6 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的主要路径示意 西北太平洋洋面 (菲律宾以东洋面) 先向西北后向东北 侵袭我国东部沿海、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 转向路径 西移路径 在我国广东、海南岛登陆 西北路径 我国沿海 在我国台湾、福建、浙江登陆 危害 台风天气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并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 能够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 狂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