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9330

【学霸笔记】6.1.1气象灾害——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48张PPT)

日期:2025-11-1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272962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48张,一册,必修,2019,学霸,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 第 章 六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2016年夏天,湖北遭遇特大暴雨洪涝侵袭。6月 30日至7月6日,武汉累计降水量超过580毫米,刷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周降水量最高值。大水围城,多处道路、桥梁、隧道、地铁站点无法通行,部分地区供电、通信中断。截至7月11日,武汉市有100多万人受灾,12万公顷农作物受损,8000多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近40亿元。 武汉这次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主要是遭遇特大暴雨,短时间内降水量大。 气象与水文灾害还有干旱、台风、寒潮、风暴潮等,它们均可能对人类活动造成不利影响,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 问题:武汉这次洪涝灾害为什么这么严重?除了洪涝灾害外,还有哪些气象与水文灾害?它们又会对人类活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图6.1 2016年7月6日武汉新华路体育场内的积水 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认识气象灾害(如台风、洪涝)的自然属性,理解人类活动(如破坏植被、城市化)加剧灾害影响,树立顺应气候规律、加强灾害防御(如建防洪工程)、减少人地矛盾的意识。 区域认知 对比不同区域(如东南沿海台风、华北春旱)气象灾害差异,理解气候、海陆位置对灾害分布的影响,明确区域灾害特点与针对性防御措施的关联。 综合思维 综合分析大气环流、地形等对气象灾害形成的作用,理解灾害链(如暴雨引发洪涝、滑坡),认识气象灾害与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系统认知。 地理实践力 通过模拟气象灾害预警、绘制区域灾害风险图等实践,提升灾害应对认知,培养分析灾害风险、制定简易防御方案的实践能力。 课标解读及重难点 课标解读 重难点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气象灾害)的成因 ①强调学习要依托资料; ②行为动词是“说明”。对学习的层次要求较高; ③成因是核心内容,侧重气象灾害的“致灾过程”; ④要关注国内外重大气象灾害事件 重点:常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危害 难点:常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条件 CONTENTS 洪涝灾害 干旱灾害 台风灾害 寒潮灾害 1.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2.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目录 洪涝灾害 PART ONE 概念 概念: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类型 概念:指因大雨、暴雨导致水道急流、山洪暴发、河水泛滥,造成农田淹没、环境与各种设施毁坏的灾害 成因:洪水入境 洪灾 概念:指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或返浆水过多造成的积水成灾 成因:本地降水过多,排水不畅 涝灾 联系:两者往往同时发生,在低洼地区很难完成分开,洪灾和涝灾总称为洪涝灾害 知识拓展 山洪灾害的特点及表现 季节性强,发生频率高 集中在汛期,主汛期更是山洪灾害的多发期,此时山区降水较多,山洪发生频率高 来势迅猛,成灾快 山区因山高坡陡,溪河密集,降雨迅速转化为径流,且汇流快、流速快,降雨后迅速成灾,防不胜防 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 山洪主要发生于山区、丘陵区及岗地,暴雨时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形成山洪灾害 破坏性强,危害严重 山洪发生时往往伴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断等 影响因素 气候因素 01 地形因素 02 分布 从气候因素看,洪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特点:降水丰富,降水强度大,降水变率大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湿润气候 分布 长江中下游平原 恒河三角洲 墨西哥湾沿岸 从地形因素看,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常受洪涝威胁。 特征: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