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注意事项 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H2O(l)分解成H2(g)和O2(g)是熵增过程,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 B.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反应2AB(g) C(g)+3D(g) ΔH<0一定能自发进行 D.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 2NH3(g) ΔH<0,高温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2.下列事实中,不能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的是( ) a.对NO2加压后,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700 K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c.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d.对于反应2HI(g) 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e.可用浓氨水和NaOH固体快速制氨气;f.加入催化剂,加快氮气和氢气转化为氨气的速率 A.abe B.abd C.bde D.bdf 3.工业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 2NH3(g),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在实际生产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越高,氮气的平衡转化率越高 B.使用催化剂,E变小,ΔH不变 C.压强越大越好,可提升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D.若平衡时N2、H2和NH3均为1 mol,则K=1 4.某化学小组查阅资料后,得知NO2(g)+CO(g) NO(g)+C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①2NO2(g) NO3(g)+NO(g)(慢反应) ②NO3(g)+CO(g) NO2(g)+CO2(g)(快反应) k正、k逆均为速率常数,两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方程分别为: ①v正=·c2(NO2),v逆=·c(NO3)·c(NO); ②v正=·c(NO3)·c(CO),v逆=·c(NO2)·c(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总反应速率取决于反应② B.反应①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②的活化能 C.NO2(g)+CO(g) NO(g)+CO2(g)的平衡常数K= D.若反应①为吸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增大,减小 5.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c1∶c2=1∶3 B.X、Y的转化率相等 C.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D.c1的取值范围为00,v正=k正c(X),v逆=k逆c2(Y),若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0 mol/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温度下k正与k逆的数值之比为10 B.升高温度,k正增大的倍数大于k逆增大的倍数 C.使用高效催化剂可以提高Y的平衡产率 D.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He,X的转化率增大 7.将NH4Br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反应:①NH4Br(s) NH3(g)+HBr(g),②2HBr(g) Br2(g)+H2(g),2 min达平衡,测知H2的浓度为1 mol·L-1,HBr的浓度为4 mol·L-1,则该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 A.24 mol2·L-2 B.36 mol2·L-2 C.16 mol2·L-2 D.10 mol2·L-2 8.反应物(S)转化为产物(P或P·Z)的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四种不同反应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进程Ⅰ是吸热反应 B.平衡时P的产率:Ⅱ>Ⅰ C.生成P的速率:Ⅲ>Ⅱ D.进程Ⅳ中,Z没有催化作用 9.铁的配离子{用[L—Fe—H]+表示}催化HCOOH(l) CO2(g)+H2(g)的一种反应机理和相对能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中CO2(g)和H2(g)的总能量比HCOOH(l)低 B.H+是参与该反应过程的循环物质 C.反应过程中决速步为Ⅳ H2+Ⅰ D.该反应的催化剂是物质Ⅰ、Ⅱ、Ⅲ、Ⅳ 10.反应S2(aq)+3I-(aq) 2S(aq)+(aq) ΔH<0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k·cm(S2)·cn(I-),其中k为速率常数,常温下,实验测得反应的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c(S2)/(mol·L-1) c(I-)/(mol·L-1) v/(mol·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