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四道题,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妖娆(ráo) 宿营(yín) 嘶哑(yǎ) 制之不理(zhì) B.冠冕(guān) 旁骛(wù) 劫掠(jué) 郑重其是(shì) C.鲜妍(yán) 秘诀(jué) 汲取(j) 相得益彰(zhāng) D.丰润(rùn) 瞥见(pi) 惘然(wǎng) 言不及意(yì)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北京运河瓷画艺术馆内,千幅瓷板画,将丹青妙笔淬炼于烈焰之中。瓷画最妙在“窑变天成”的造化之功,《荷塘清韵》中铜红釉_流淌成田田莲叶,结晶釉偶然迸溅的银斑恰似惊鸿照影。这种“七分匠心,三分天工”的 ,令每幅作品皆成无独有偶的孤品。参观瓷画艺术馆不仅是视觉盛宴,更似一堂无声的语文课,启迪我们:唯有将的匠心注入传统血脉,方能使民族艺术瑰宝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永绽 。 A.自然 美妙 历久弥新 锋芒 B.随意 玄妙 历久弥坚 锋芒 C.自然 玄妙 历久弥新 光芒 D.随意 美妙 历久弥坚 光芒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②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每当遇到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总有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挺身而出,慷慨前行。③(历史上)(平凡)(无数)的英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④他们犹如一颗颗星口一盏盏灯口一簇簇火,光耀天空,烛照大地,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程。 A.句②中加点的三个短语结构相同。 B.句①的主干是“民族是坐标”。 C.句③中括号内的修饰语顺序正确。 D.句④“口”内标点符号应填“、”。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B.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缺土不吉利,补救的方法是用土或土作偏旁的字取名。 C.风骚,本指《楚辞》里的《国风》和《诗经》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D.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自由诗的特点非常明显,这表现在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长短错落的诗行等方面。 (2)名著阅读。 艾青的诗作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请结合《艾青诗选》的内容,完善思维导图。 5.古诗文默写。(6分) (1)欲渡黄河冰塞川, 。(李白《行路难》) (2)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在洞庭一湖。(范仲淹《岳阳楼记》) (4)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5)初三的求学道路上,面对各种困难,我们应学习李白《行路难》(其一)中“ ,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6题。(3分) 【甲】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阳关曲·中秋月①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①苏轼写下《水调歌头》之后不久,就与其弟苏辙得以团聚,有感而发,于是写下此作。 6.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水调歌头》是咏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词前小序起到交代写作时间、缘由等作用。 B.《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表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