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02799

8.2敬畏生命 议题式课件+教案 2025-2026学年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统编版

日期:2025-11-07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302504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年,统编,上册,七年级,法治,道德
    “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总议题:从贵州榕江抗洪救灾认识敬畏生命 教材分析 《敬畏生命》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的第二框题内容,本课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生命至上的意识,了解为何要敬畏生命及掌握如何敬畏生命方法。生命既是艰难的脆弱的,又是坚强、崇高和神圣,所以我们对生命要有敬畏之情,因此要做到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关爱他人的生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据此本课选取了贵州榕江抗洪救灾的案例,和学生一起从贵州榕江抗洪救灾认识敬畏生命,从天灾中感受生命的脆弱,从救助中感受生命的神圣,从中国力量中读懂“生命至上”。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随着思维的日渐成熟和自我意识的觉醒,进入青春成长期的学生,开始探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思考“生命有何意义有何价值”等问题。这一时期的初中生,因为受到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其心理发展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期,对“生命有何意义、有何价值”的认识和理解是片面的,甚至是偏差的。当这些问题得不到科学解决,他们容易产生迷惘、困惑,甚至出现一些过激想法,产生失控行为等问题,导致其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甚至漠视生命。基于此,应共同探究敬畏生命,学习相关的知识。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在天灾人祸中感受中国力量,理解党和国家的“生命至上”理念。 道德修养: 通过学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案例,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治观念: 通过尊重遵循生命的发展规律,学习善待自己与他人,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健全人格: 通过反思青少年应如何敬畏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掌握辩证分析复杂时政素材的逻辑推理能力。 责任意识: 通过学习榜样舍己救人,培养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责任意识。 教材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敬畏生命的原因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如何敬畏生命 教学过程 播放视频:贵州榕江遭超30年一遇洪水 6月24日以来,贵州省榕江县遭遇特大洪水,洪水肆虐导致基础设施损毁、房屋进水、农田被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严重威胁。截至6月26日11时,此次洪灾造成县域内6人不幸遇难。危急时刻,来自全国以及省州及兄弟县市的抢险救灾队伍第一时间驰援榕江,日夜奋战在清淤保畅、抢修设施一线,为灾后重建赢得宝贵时间。 ①在你的记忆中,家乡有发生过类似的天灾人祸吗? ②危险时刻,抢险救灾队伍第一时间驰援榕江日夜奋战,这体现了对生命的什么态度? 预设答案:我们要敬畏生命。 过渡: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榕江救灾现场,看看应该如何敬畏生命。 子议题一:逆流而上·为何敬畏生命? 议学情境一:生死时速与洪峰赛跑 榕江短时间内遭遇两次洪灾,当地防汛应急响应从Ⅳ级不断提升,直至Ⅰ级,近80%的城区被淹,10.3万人因洪水受灾,5.1万人被紧急转移,6人不幸遇难。视频为厦蓉高速大桥因持续强降雨诱发山体滑坡,引桥垮塌,一辆货车悬空挂在断桥上,场面触目惊心!播放视频,并追问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事怕不怕 展示另一个素材并说:但是群众们不怕,因为有脊梁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播放视频) 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样逆行的脊梁有很多,救援过程中,官兵们接到一名母亲的求助,家中三名年幼的孩子被困在洪水淹没的巷子深处。由于巷子道路狭窄,冲锋舟无法进入,情况危急,武警官兵跳入湍急的洪水中,奋力游过近300米淹水区,抵达被困儿童所在房屋,一边安抚孩子,一边给孩子穿好救生衣,轮流背着孩子接力游出被困水域,经过近一小时的努力,三名孩子安全转移至母亲身边。 议学任务一:生命之敬 ①洪水来袭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