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名称:Unit3 Make it happen Developing ide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授课年级: 八年级 教材版本: 外研社上册 课标分析 新课标在学业质量检测中要求学生能听懂相关主题的语篇,借助关键词句、图片等附属语篇内容(3-1);能在听力语境中,判断说话者的身份和关系,推断说话者的情感、态度和观点(3-2);能理解多模态语篇的主要内容,获取关键信息(3-3);能描述具有代表性的中外杰出人物的故事,如科学家等为社会和世界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表达基本清楚(3-12);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同伴一起就相关主题进行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3-17)。同时,语言能力表达要求能围绕相关主题口头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态度,并说明理由;能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角色扮演等活动。 教材分析 主题语境:人与社会 子话题:对世界、国家、人民和社会进步有突出的人物;科学技术与工程,人类发明与创新。本课时涉及三篇语篇:一则新闻报道,介绍了“意外发明”展览的基本信息,包含时间、地点、票价及相关活动等要点。一则演讲,介绍了成为发明家需要具备的品质(如广泛地思考、坚持不懈等),并给出实例进行说明。一个输出语篇,以口头表达的形式,需要小组合作完成。本课时三篇语篇的意图很清楚,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猜词、听中速记关键词等听力策略捕捉广告数字信息、提取品质关键词的能力,分析案例并归纳出发明家共性品质: 观察力、坚持力、机遇意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在写作形式上,语篇通过使用图片、表格等非语言手段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把学生带入本课时的话题之中;通过使用“案例+说理”相结合的方式,高频目标词汇显性复现,目的是帮助学生语境化掌握词汇,为后面的输出环节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Known Want to know Learned 文章内容有关发明和发明家所具备的品质,学生了解一些发明家的故事,话题有趣,易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产生情感共鸣。同时,学生已掌握一些有关于发明类的词汇,如:artificial、invention、inventor等。熟悉一般过去时叙事结构,能听懂简单的访谈主旨,具备初步音标辨析能力。 学生渴望了解更多的发明背后的故事及一些发明家的重要品质。但学生在描述发明家的故事时不会采用精彩的开场白吸引听者的注意力。同时,学生也存在听力细节抓取能力较弱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强化数字听记训练,关键词定位练习,圈划关键词等。 本课之后,学生能运用所学有关于发明者的相关核心词汇,通过模拟对话练习介绍一个发明及其发明家具备的品质,引导学生学习发明家的优秀品质;在演讲或谈话的开场白的技巧,听力技巧等方面有所提升。 学习目标 本课结束时,学生能够:运用联系上下文猜词、听众速记关键词等听力技巧提取关键信息,提高听力理解效率,完成补全广告和听力填表的听力任务。识别并概括描述发明家意外发明的核心表达(如...is a great invention、come up with、qualities等),使用这些表达描述其他类似的科学发现案例,总结发明家的核心品质。3.运用基于案例归纳品质的方式分析意外发明案例,讨论发明家的核心品质对创新的价值,通过模拟对话谈论一项发明及其发明家。 学习重、难点 重点:学习目标1、2难点: 学习目标3 教学方法 PWP, task-based method, communicative approach 教学工具 PPT、教材、学案、投影仪、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初高衔接渗透点 1.运用不同的听力技巧提取关键信息,提高听力理解效率,完成相对应的听力任务。 Step 1 Warming up1.Ask a question:"After learning Developing ideas,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an invention " to lead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he qualities of inventors.Step 2 Pre-lis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