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通过远古传说与真实史料的比较,使学生理解传说与事实的关联与区别,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重点) 2.了解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能力。(难点) 3.通过学习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认识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意识。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归纳概括的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 预学 一、炎帝、黄帝和蚩尤 1.传说4000多年以前, 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 、 和蚩尤。 2.董帝和炎帝结成联盟,A黎族的一部分也加进来,成为中原地区的主体居民。经长期发展,形成了 族。 3.后人尊称 、 为华夏族的祖先,称黄帝为 ”。 二、尧舜的禅让 1.传说黄帝以后,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是 。 2.尧死后, 就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3.尧老了,召集部落联盟会议,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了, 也采用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这种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 办法,历史上称为“ ”。 探究交流 中华民族是怎么来的? 什么叫部落联盟? 精导 一 炎帝、黄帝和蚩尤 传说与史实有何联系和区别?并举例说明。 传说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哪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 炎帝部落、黄帝部落和A黎族之间有何关系?与华夏族的形成有何联系? 为什么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黄帝为什么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成为“人文初祖”? 二 尧舜的禅让 尧舜的禅让收到后人的高度赞扬,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叫“禅让”?“禅让”的实质是什么? 提升 1.传说4000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 ) A炎帝、黄帝、蚩尤 B.炎帝、黄帝、舜帝 C尧帝、舜帝、蚩尤 D.炎帝、蚩尤、大禹 2.华夏族最初的组成是( ) ①黄帝部落 ②炎帝部落 ③A黎族的④元谋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初祖,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举行祭祖活动。这位“人文初祖”是指( ) A尧 B舜 C禹 D黄帝 4.华夏族的祖先是( ) ①尧 ②舜 ③禹 ④黄帝 ⑤炎帝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 D④⑤ 5.下列部落联盟的首领,按出现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舜帝 ②黄帝 ③尧帝 ④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 D④③①② 6.《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局面,发生在( )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人时期 C尧舜时期 D夏朝 7.我国古代传说中“禅让”的实质是( ) A父子相传 B.定期交流 C战争抢夺 D民主推选 8.“吾族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北万民,不易之方向。”这是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拜谒何处祭文( ) A 炎帝陵 B 黄帝陵 C始皇陵 D 中山陵 二、材料分析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 请回答: (1)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材料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什么 据材料谈谈你对当时社会的认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