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03257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 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500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6课散,练习题
  • cover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 步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家,是什么?落叶说,土壤是家;夕阳说,天边是家;归雁说,鸟巢是家。 莫怀戚一家人在田野散步时,因为走大路还是小路发生了分qí,可怎么选择取jué于莫怀戚。他想让母亲和儿子(  )(A.各取所需 B.各得其所),但又不愿拆散一家人。一shà时,他备感责任重大。做出决定后,一家人一起向前。 家是一间小屋,是屋檐下父亲宽厚的肩膀,是入睡前母亲的呢喃。家是一轮圆月,照着旅人辗转的路;家是一根风筝线,拽着游子漂泊的心;家是_____。 家,是每个人最初的记忆,也是最终的归宿。 1、根据拼音,将相应的汉字写在下面。 分qí(  )取jué(  )于shà时(  ) 2、给文中的括号处选择正确的词语。(只填序号) 3.根据语境在横线处补写句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亲情是语文世界里永恒的主题。无论是病床前无微不至的照顾□还是敬老护幼的陪伴□抑或是言传身教的教导,都体现亲情。亲情总有无穷的力量,可谓是□亲情似日堪融雪,孝道如春可著花□□而那些有关亲情的篇章,文字质朴,情感浓郁,它们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等细节处落笔,用细腻的文笔谱写关于亲情、人性和生命的动人的一曲曲赞歌。读着这些文字,我们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道上进行着一次深刻而有意义的旅行。 4.请在“□”内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5.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亲情”“文字”“谱写”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名词和动词。 B.“亲情似日堪融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最后一句中的“旅行”是一个多义词,文中用的是引申义。 D.根据朗读知识,小文认为最后一句在朗读时应该语气坚定,情绪激昂。 7.下列句子那些是比喻句,是的在后括号内打“√”,不是的打“×”。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好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 ( ) B.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 ) C.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 ( ) D.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 ) 8.“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散步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