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 第一学期 期中检测卷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分数:_____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深色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酝酿(niàng) 贮蓄(zhù) 水藻(zǎo) 花枝召展 B.黄晕(yùn) 莅临(lì) 吝啬(lìn) 翻来复去 C.憔悴(cuì) 一霎(shà) 分歧(qí) 各得其所 D.确凿(záo) 蝉蜕(tuì) 收敛(liǎn) 人声顶沸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上课总是小心翼翼,认真听讲,从不开小差。 B.春天来了,公园里的花朵花枝招展,吸引了许多游客。 C.面对困难,我们要有各得其所的精神,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D.这位老教师翻来覆去地讲解这个难点,直到学生完全理解。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阅读《朝花夕拾》,使我深刻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 B.能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 C.学校开展了"书香校园"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D.为了防止这类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安全教育。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B.《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文章通过回忆与母亲相处的往事,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描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D.《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5.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 (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 (6)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综合性学习(5分) 七年级(1)班正在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2)请写出一个与友谊相关的成语,并简要解释其含义。(3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1题。 【甲】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乙】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丙】 曾子烹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删改)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太丘舍去:_____ (2)尊君在不:_____ (3)特与婴儿戏耳:_____ (4)遂烹彘也:_____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9.【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10.【乙】文中元方从哪两个方面反驳友人的?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11.【乙】【丙】两文都涉及家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