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高考生物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6.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选择题每小题3分) 1.(2025·广西北海模拟)某种植物的野生型植株(AABBcc)能够合成物质R(表型为R+),研究人员用诱变等技术处理该野生型植株得到三株不能合成物质R(表型为R-)的纯合突变体植株甲、乙、丙。让突变体之间两两杂交得到的F1均表现为R-,从F1中筛选出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丁,选择植株丁与植株甲、乙、丙分别杂交,结果如表所示。不考虑新的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组别 杂交组合 F2的表型及比例 Ⅰ 甲×丁 R+∶R-=1∶3 Ⅱ 乙×丁 R+∶R-=1∶7 Ⅲ 丙×丁 R- A.推测基因C可能会抑制基因A、B的表达 B.植株甲和植株乙杂交,从其子代中不可能获得植株丁 C.Ⅰ组子代中R+植株与Ⅱ组子代中R+植株杂交,其后代中R+植株所占比例为3/4 D.植株丙与植株甲、植株乙或野生型植株分别杂交,各组后代均不能合成物质R 2.(2025·安徽芜湖二模)某植物的花色受到两对相互独立的等位基因调控。基因R和r分别控制红色和粉色,基因P/p控制花色素的合成,无色素合成时表现为白色。现有一红花植株和纯合白花植株杂交,从F1中选择一株白花植株自交,所得F2中白花∶红花∶粉花=9∶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亲本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只能为Rrpp B.控制花色素合成的基因为P,pp时植株均开白花 C.取F1白花植株自由交配,子代粉花占比为1/12或3/20 D.F1中选取的白花植株自交结果说明Rp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3.(2025·湖北襄阳一模)拟南芥花的发育受A、B、D三种基因控制。图1为野生型拟南芥(AABBDD)花不同结构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A、B、D三种基因对应存在3类隐性的缺失突变基因a、b和d,导致花器官错位发育。A与D基因一般不能同时表达,若一方发生突变而缺失,则另一方在花的所有结构中都能得以表达。如D基因缺失突变体(AABBdd),其表达的基因与发育结果如图2所示。关于拟南芥花的发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图1 野生型 图2 D基因缺失突变型 A.野生型拟南芥萼片与花瓣组织中均不含D基因 B.基因型AABBDD与AABBdd的个体杂交,子代表型与图1一致 C.基因型AABbDd的拟南芥自交,子代有三种基因型,则B、D基因不可能独立遗传 D.野生型AABBDD的单倍体细胞中有3个染色体组 4.(2025·黑龙江哈尔滨二模)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WAS)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下图为某家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族所有正常男性个体都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但患儿舅舅的女儿为Turner综合征(染色体组成为45,X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WAS的致病基因与红绿色盲致病基因位于相同染色体上 B.可以通过基因检测对以上两种病进行确诊 C.Ⅲ-2患Turner综合征的原因是Ⅱ-4或Ⅱ-5减数分裂Ⅰ异常 D.若Ⅱ-5是WAS的携带者,再生一个男孩与Ⅲ-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1/4 5.(2025·安徽三模)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由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突变使SMN蛋白功能缺陷所致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病。下图是对两个患者家系SMN1基因的突变部位及正常基因相对应部位进行PCR扩增的结果模式图。其中两个家系的父母表型均正常,1、2分别代表两个家系,1女、2子均为SMA患者。对2子的进一步检测,显示其同时是另一SMN1突变基因的携带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家系1的SMA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2子长度为188 bp的片段来自母亲 C.若再生育,家系1所生孩子患SMA的概率高于家系2 D.与正常基因相比,2子188 bp的片段发生了碱基替换 6.(2025·河南周口模拟)某家族出现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家系图如图所示,对家族中部分个体的甲病(A/a)、乙病(B/b)相关基因进行电泳检测,结果如表所示,已知Ⅰ-1的电泳结果为①,电泳结果②~⑤对应的个体未知。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和突变,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