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09676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课件(共32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11-14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2085152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模块,基础,高教,语文,中职
  • cover
(课件网) 李凭箜篌引 ———摹写声音千古至文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清·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 情景导入 素养目标 语言理解与运用:把握神话传说,读懂诗歌。 思维发展与提升:鉴赏诗歌独特的章法特点。 审美发现与鉴赏:分析诗歌描摹乐声的特点,鉴赏炼字艺术。 文化传承与参与:结合诗人经历,了解李贺的诗作特点,理解李贺的诗风与其生平的关联。 走近诗歌, 感受独特诗韵 任务一 1.明确字音。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tuí é kōng hóu yù jiāo 2.拆解诗题 李凭箜篌引 ①“李凭”: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颂。 ②“箜篌”:从西域传来的大型弦乐,有大箜篌、小箜篌、竖箜篌、卧箜篌四种。李凭善弹的是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三弦,弹时如琵琶坚抱在怀,用两手齐奏。 ③“引”: 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又为唐、宋杂曲的一种体制。 3.解释词语,了解神话传说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代指制作精美的箜篌 弹奏 下垂、堆积 国中,指国都长安城里 指箜篌 引 打湿 3.解释词语,了解神话传说 ① 江娥:李衎《竹谱详录》卷六:“泪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一名湘妃竹。” ② 素女:传说中的神女。《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③ 紫皇:道教称天上最尊的神为“紫皇”。这里用来指皇帝。 ④ 女娲: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风姓。 3.解释词语,了解神话传说 ⑤ 神妪:《搜神记》卷四:“永嘉中,有神现兖州,自称樊道基。有妪号成夫人。夫人好音乐,能弹箜篌,闻人弦歌,辄便起舞。”所谓“神妪”,疑用此典。 ⑥ 老鱼跳波:鱼随着乐声跳跃。源自《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 ⑦ 吴质:即吴刚。《酉阳杂俎》卷一:“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⑧ 寒兔:传说月中有玉兔。 4.聆听诗朗诵,感受诗韵。 解读诗句, 鉴赏诗歌特色 任务二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1.诗歌前四句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 1.诗歌前四句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 章法独特,想象奇谲 章法独特: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同时用“赋”的手法,清楚地交代了演奏者--李凭,乐器--箜篌,时间--高秋,地点--国都长安。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1.诗歌前四句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 1.诗歌前四句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 章法独特,想象奇谲 想象奇谲:“空山”句移情于景,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