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10048

【高效课堂】第21课 小圣施威降大圣 课件+素材

日期:2025-11-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880861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效,课堂,21课,小圣,施威,大圣
    (课件网) 小圣施威 降大圣 新课导入 素养目标 1.梳理文章情节思路,感知文章内容。 2.抓住关键语句,分析孙悟空和二郎神 的形象特点。 3.学习孙悟空在困难面前勇敢无畏的精神。 问题释疑 小圣施威降大圣 齐天大圣 “小圣”是指谁? “小圣”指二郎神杨戬,他乃玉帝之妹和凡人所生,一半是人一半是神,号为“二郎显圣真君”,人称“小圣”。 小圣为“小”,却能降服“大”圣,怪也不怪? 孙悟空曾被玉帝招安,做了个养马的芝麻官弼马温,后来知道自己上了当受了嘲弄,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自封为“齐天大圣”。“大圣”是自封的,因此并不为官家认可。而杨戬的称号却是玉帝亲封,是大家公认的。由此,就不能从称号上来判定孙悟空和杨戬的神通与能力孰大孰小、孰高孰低,而最终小圣降服大圣也就不足为怪了。作者借他们的称号有意造成阅读上的错位,以戏谑的口吻来演说两位神仙之间的故事。小圣施展威力降服了大圣,让人在忍俊不禁中产生阅 读的渴望。 作者简介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中国明代作家、官员。吴承恩十多岁时就以文才出众而享有盛名。他虽自幼聪颖好学,却在科举中屡遭挫折。晚年绝意仕进,专心著述。代表作为《西游记》。 写作背景 由于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吴承恩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于是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吴承恩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西游记》就是以“唐僧取经”历史事件为蓝本,经过艺术加工反映明代社会现实的一部志怪小说。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白话小说 白话小说,相对于“文言小说”而言,是唐宋以来用通俗语言(白话)所写的小说的统称,它的前身是民间故事和所谓的“街谈巷语”。 明清白话小说的特点有: ①讲究情节的曲折和故事的完整,往往把刻画人物的行动、语言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②叙述时常带有说书人的印记,如“看官听说”“且把闲话休提”“且听下回分解”等; ③为了需要而设置巧合,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 文体知识 神 魔 小 说 概念 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通过幻想中的神魔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 主要 特点 ①丰富的想象和奇幻的情节。 ②语言风格多样,蕴含批判和讽刺意味。 ③大量运用神魔形象。 代表作 《西游记》《封神演义》《镜花缘》等。 字音字形 掣棒( ) 金箍棒( ) 鹚老( ) 嗛 ( ) 青鹞 ( ) 鹭鸶( ) 老鹳( ) 鳜鱼 ( ) 鲂鱼( ) 撺 ( ) 木木樗樗( ) 愕然( ) 蓼汀( )幌一幌 ( ) 鸨鸟( ) 翎毛( ) 淬( ) cí ɡū chè xián yào ɡuì ɡuàn cuān chū è liǎo tīnɡ huǎnɡ bǎo línɡ cuì lù sī fánɡ 多音字 ( )归降 ( )降落伞 降 ( )钉子 ( )钉住 ( )撇开 ( )撇嘴 钉 撇 弹 ( )弹弓 ( )弹奏 xiáng jiàng dīng dìng piē piě dàn tán ( )提防 ( )提案 提 ( )哄骗 ( )一哄而散 ( )哄堂大笑 哄 dī tí hǒng hòng hōng 嗛:_____ 以喙啄物。 淬:_____ 铸刀剑烧红了浸入水中迅速冷却叫淬。 木木樗樗:_____ 形容痴呆或孤单的样子。 蓼汀:_____ 长满蓼草的小洲。 弄喧:_____ 弄玄虚,耍花招。 躘踵:_____ 形容踉跄欲跌倒的样子。 樗(chū):一种树名,即臭椿。也比喻无用之材。 预学 课前 了解《西游记》前五回的内容。 【预学一】课文选自《西游记》第六回,请你了解前五回的内容,猜一猜课文讲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