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单元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单元测试)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判断题 1.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变干是凝结现象。( ) 2.早晨草叶上出现露水是蒸发现象。( ) 3.雾是水蒸气在低空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 4.温度的变化是促使水三态变化的原因。( ) 5.通常情况下,水在0℃以上的环境就会开始结冰。( ) 6.冬夜,室内的水蒸气常在窗户的玻璃上蒸发成冰晶。( ) 7.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结成了一层“霜”,这是凝结现象。( ) 8.水蒸气是无色的气体。( ) 9.江面上的水蒸气含量充足,容易形成雾。( ) 10.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 ) 11.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 ) 12.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雪等天气现象。( ) 二、选择题 13.露和霜是水在自然界中的不同形态,它们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决定水蒸气形成露和霜的主要因素是( )。 A.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 B.昼夜的长短 C.温度的高低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冬天降水,既可能降雨,又可能降雪 B.雨和雪都只对人们有利 C.所有的云都产生降水 15.在下列水循环的各环节中,目前人类活动可以施加影响的环节是( )。 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 C.蒸发 16.入冬,雨落在树木、高楼、山岩等物体上,立即结成了冰,这种雨在气象学上( )。 A.冰雹 B.雨夹雪 C.冻雨 17.北方冬天玻璃上形成的小水滴是( )而成的。 A.蒸发 B.凝结 C.沸腾 18.雨的形成不需要的是( )。 A.大量的水蒸气 B.小水滴不断聚集 C.对水蒸气加热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们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水 B.湿衣服变干是因为水遇热凝结成水蒸气 C.水的三种形态之间的变化是不可逆的 2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凝结的是( )。 A.洗澡时,玻璃上出现的小水珠 B.煮饭时,打开锅盖冒出的雾气 C.芳芳买的雪糕化了 21.地下水的来源主要是( )。 A.地表径流 B.降水渗入 C.海洋 22.关于降雨时,水物态变化过程,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水蒸———小水滴———聚集成云———直接降落 B.水蒸———小冰晶———聚集成云———降落过程中融化成雨滴 C.水蒸———小水滴———凝固———聚集成云———直接降落 23.下列降水过程同时存在液体降水和固体降水的是( )。 A.冻雨 B.雨夹雪 C.冰雹 24.水在自然界中有各种形态,不属于固态水的是( )。 A.雨 B.霜 C.雪 25.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表附近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形成( )。 A.云 B.雾 C.雨 26.冰雹多发生在( )。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2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写了霜景,霜一般出现在寒冷季节的清晨或晚上。这时的气温在( )。 A.1℃以上 B.0℃ C.0℃以下 28.下列自然现象中,水从固态变为液态的是( )。 A.初春,河面上的冰化成水 B.夏天,树叶,上常有露水 C.深秋,草地上有时会有一层霜 29.“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描述的自然现象是( )。 A.雾和云 B.露和霜 C.雨和雪 30.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转换的是( )。 A.风 B.水循环 C.人类的科学技术 三、简答题 31.“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请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这句话。 32.《千字文》中有“露结为霜”这样的说法,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说明自己的理由。 四、实验题 如图,模拟雨的形成实验。 33.加热烧杯中的水直至沸腾。当水蒸气遇到冷的培养皿时,会在底部凝结成 。 34.在培养皿中加入冰块,是为了使温度 [填“降低”或“升高”]。这样培养皿底部的小水珠会 [填“变大”或“变小”],一旦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会掉下来。 35.这是模拟自然界中 [填“雨”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