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花园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 -出卷网-:北京师范大学-出卷网-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花园 ”这一情境,提供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情境中蕴含着与“倍 ”有关的数学信息,既可以提出乘法问题,也可以提出除法问题。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以及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几何直观对于解决问题的意义与价值。帮助学生解决画图表示倍数关系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学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加减法,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对加法和减法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感受加减法的意义,加深对加减概念的理解。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 ”有关的数学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借助几何直观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思路的重要性。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倍 ”的意义,运用“倍 ”的知识和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和解决有关倍的问题。 学习活动与支持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花园里美丽的花儿开了,蜜蜂、蝴蝶都飞来了,花园里热闹起来了!说说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 1:我知道有4 只蝴蝶,还有 12 只蜻蜓。 预设 2:我知道有 9 只小鸟。 预设 3:我知道蜜蜂的只数是小鸟的 3 倍。 师:同学们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了,值得表扬。 【设计意图:通过“花园 ”这一情境,引导学生从中收集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教学做准备。 】 二、探究新知,提升素养 (一)探究活动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学习活动组织 师:根据蜻蜓和蝴蝶的只数,你能提出一个有和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探究任务 1: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 ( 活动要求: (1)思考:观察情境图,独立思考 ; (2)交流:在学习单上用喜欢的方式解答,并和同伴交流; (3)汇报:说一说你的想法。 ) 2.观察学生表现 学生独立思考。 师: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再列式解答。 预设 1:我画了4 个三角形表示蝴蝶的只数,又画了 12 个圆圈表示蜻蜓的只数,然后把蜻蜓 4 只一组、4 只一组地圈起来,就很容易看出,12 里面有 3 个 4,所以 12÷4=3。 预设 2:我画了4 个对号表示蝴蝶的只数,又画了 12 个叉表示蜻蜓的只数,然后把四只蝴蝶看成一份,每 4 只蜻蜓看成一份,可以看出,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三倍,所以列式为 12÷4=3。答,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 3 倍。 3.教师的反馈与支持 (1) 自我评价:两位同学用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表示蜻蜓和蝴蝶这两种量,条理清晰的阐述了自己的思考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评价量规对自己刚才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 评价量规: 1.能独立思考,找出数学信息; ★ 2.能清晰准确喜欢的方式得出结果; ★★ 3.能准确的汇报,展示你的想法。★★★ ) (2) 比较归纳: 比较这两位同学的方法,说一说你的发现。 学生说发现。 师小结:对,我们可以画图来表示蝴蝶和蜻蜓之间的数量关系,但结果都可以看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计算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二)探究活动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1.学习活动组织 师:同学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小鸟有 9 只,蜜蜂只数是小鸟的 3 倍,蜜蜂有几只? 探究任务 2:小鸟有9 只,蜜蜂只数是小鸟的 3 倍,蜜蜂有几只? ( 活动要求: (1)想一想:观察情境图,独立思考 ; (2)画一画: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