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14692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17346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贵州省,考试,答案,图片,试题,语文
    九年级语文半期测试参考答案 一、(5分)书写水平 根据规范、端正、整洁计分 二、基础积累(20分) 2.(4分)装 矫 曳 恪 (提示:“装点”是标准汉语词汇,意为装饰点缀,用于物体或场景的美化;而“妆点”并非规范词汇。 ) 3.(3分)D “断章取义”指不顾文章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含贬义。文段中表达诗意栖身于自己对文字的理解中,该词在此处使用语境不符,属于用词不当。 4.(10分)①月是故乡明 ②欲为圣明除弊事③人迹板桥霜 ④江山如此多娇 ⑤后天下之乐而乐 ⑥与余舟一芥 ⑦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⑧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5.(3分)C 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并非南宋。 三、阅读能力(50分) 6.(3分)C 大堰河象征劳苦人民,诗歌表达了对劳苦人民的赞美与同情;艾青抗战时期的代表作如《向太阳》等,以“太阳”为核心意象;镜子象征真实、直率、不掩饰. 7.(2分)能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得1分,分析出情感得1分。示例:从诗句“要是你知道我曾对你有比对自己的恋人更不敢拂逆和迫切的期待啊”可直接看出,诗人对黎明的期待,比对待恋人的情感更显珍视与急切。 8.(3分)选出C给1分,合理给出分析2分。如:文章第①段总述人生当有“知足”“知不足”“不知足”的“三足”意识;第②、③、④段分别从“名利面前知足”“修身养德知不足”“立业做事不知足”三个方面展开分述;第⑤段总结三者的作用,强调“三足”同发力才能行稳致远。结构为“总—分—总”,与模板C的结构一致。 9.(4分)B处 这句话强调了要有广阔的视野和胸怀,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这与B处强调的“偶者,局限也”,认识到自身局限的内容紧密相关,而A处主要强调的是要知道自己的短板,与这句话的逻辑联系不紧密。(选对1分,根据论据合理分析酌情给分) 10.(3分)D 甲不仅有道理论证,还有对比论证;乙“对比论证”错误;丙中“证明不知足能保持空杯心态”属于论点匹配错误,错误。 11.(4分)更赞同小文的做法。契合文中“知不足者常醒、常进”的观点。小语“能记全知识点就知足了”,是在学习上“知足”,会缺乏自我审视和查漏补缺的动力;而小文逐一核对、主动补遗漏,是“知不足”的表现,能通过发现不足来完善知识体系,不断进步。(表态正确1分,找准观点合理分析酌情给分) 12.(3分)C “材料一忆历史、材料二聚装备、材料三聚民众,它们层层递进”,“历史—装备—民众”并非“层层递进”的关系,这种表述不符合材料逻辑,是最不符合的选项。 13.(4分)每空1分 (偏离“传承”主题不得分) 板块三名称(①):结合材料三的传承主体(大学生、老兵),可确定为精神传承。展示内容(②):体现传承的具体行动,可设计为大学生与老兵访谈录展板、阅兵精神主题征文优秀作品展示。材料依据(③):提取材料三中的传承案例,即材料三中大学生王磊“沿着先烈足迹前行,年轻一代不忘历史”的感言、老兵张爷爷“强国愿望实现,没人再敢欺负我们”的感慨。科技创新(④):设计互动传承形式,如设置“传承寄语墙”H5互动页面,学生可线上书写传承感言并生成电子海报;或开展“老兵故事”短视频征集,扫码观看学生制作的传承主题短视频。 14.(4分)能指出老兵是抗战历史的亲历者,其存在让年轻一代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如“老兵亲历抗战,见证历史,让年轻人铭记先烈牺牲与民族苦难”),得2分;能分析老兵对国家强盛的认可,激励年轻一代传承精神、肩负强国使命(如“老兵的感慨激励年轻人传承抗战精神,为强国奋斗”),得2分。 15.(3分)给分标准:准确选用材料三中的素材(如“大学生烈日下练正步、汗透衣服”“老兵戴勋章接受检阅、眼眶湿润”),得1分;通过场景、细节描写明确体现一种核心情感(如“敬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