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15096

4.3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题型专练(原卷版+ 解析版) 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20813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2024,北师大,物理,初中,学年
    4.3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题型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题型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7 【题型3】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11 【题型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14 【题型5】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 18 【题型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为小高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小高发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将蜡烛B点燃,来增加亮度 B.在实验中,随着蜡烛A的燃烧,逐渐变短,发现其成的像也逐渐变短 C.把蜡烛B拿走,并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个光屏,光屏上可以成像 D.保持A、B蜡烛位置不变,改变玻璃板位置,蜡烛B始终与A的像重合 【答案】B 【解析】A、实验中小高发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将蜡烛B点燃,来增加亮度,成像更不清晰,故A错误; B、像与物大小相等,在实验中,随着蜡烛A的燃烧,逐渐变短,发现其成的像也逐渐变短,故B正确; C、平面镜成的像属于虚像,把蜡烛B拿走,并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个光屏,光屏上不可以成像,故C错误; D、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保持A、B蜡烛位置不变,改变玻璃板位置,对称面的位置改变了,像的位置也变化了,蜡烛B不能与A的像重合,故D错误。 【举一反三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情景,关于探究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分析正确的是(  ) A.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光的漫反射形成的 B.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C.蜡烛B在桌面上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为了使烛焰的像更清晰,应选择明亮的环境进行实验 【答案】C 【解析】A、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的)成的像属于光的反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 C、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蜡烛B在桌面上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 D、为了使烛焰的像更清晰,应选择较暗的环境进行实验,故D错误。 【举一反三2】如图所示,小俊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点燃了蜡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蜡烛B前面放一个不透明挡板,从蜡烛A处透过玻璃板就看不到蜡烛A的像了 B.人能看到像,是因为B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 C.若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则蜡烛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D.若蜡烛A所成的像偏高且倾斜,则图乙中的②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答案】D 【解析】A、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所以成的像是虚像,在蜡烛B前面放一个不透明挡板,不影响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所以在蜡烛A一侧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故A错误; B、人能看到像,是因为蜡烛A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虚像B本身不会发光,故B错误; 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蜡烛位置不变,将平面镜向上移,蜡烛A的像与蜡烛A对称,所以像的位置不变,故C错误; D、实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图可知,①图平面镜竖直放置,不会出现像偏低的情况,②和③图平面镜没有竖直放置,分别作出蜡烛A的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知,②图玻璃板中蜡烛A所成的像偏高且倾斜,如下图所示: 故D正确。 【举一反三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如图所示,若蜡烛A距离半透明玻璃板5cm,则它的像B距离玻璃板    cm;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玻璃板在其所在的平面内水平向左移动2cm,则像B的位置将    (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变”)。 【答案】5 不变 不变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是5cm,那么像B到玻璃板的距离也等于5cm;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