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15999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1-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138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生态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以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错误的是() A.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B.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C.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D. 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内容。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胡服骑射到汉化改革,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下列不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的是( ) A. 核心思想理念 B. 中华传统美德 C. 中国地理环境 D. 中华人文精神 3.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 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A. 马克思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骨神韵、革命文化的刚健激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兴盛共同铸就了我们坚定 的强大底气。( ) A. 道路自信 B. 理论自信 C. 制度自信 D. 文化自信 5.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说的是每一种文明都彰显着思想之美、生活之美、创造之美,都有其独特意蕴,都是人类的( ) A. 精神动力 B. 精神食粮 C. 精神瑰宝 D. 精神文明 6. 要弘扬中国精神,不断增强自己的精神力量,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 ) A. 接班人 B. 拓荒人 C. 时代新人 D. 引路人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 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 革命文化 C.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 所有传统文化 8.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 发展教育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C.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D. 发展教育是我国解决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 9.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道出了民生的重要性。以下对“民生”理解有误的是( ) A. 民生是指人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 B. 民生是指人民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 C. 民生是指人民的基本权益保护状况 D. 民生是指人民的生命体征 10. “政府和社会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以满足社会成员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这说的是( )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救助 C. 社会福利 D. 社会优抚 11. 卫生与健康事业涉及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以下不属于党和国家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采取的举措的是( ) A. 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 B. 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 C.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D. 向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最低标准的家庭和个人提供最低的生活保障 12.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 A. 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 B. 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C. 自然条件差,资源相对短缺 D. 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3. 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 A. 生产 B. 共同富裕 C. 就业 D. 生活水平 14. 中国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利于( ) A. 建设法治国家 B. 建设科技强国 C. 解决人口问题 D.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5.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持( ) A. 生态富民、生态强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