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18871

第3课古代印度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0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4427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解析,九年级,历史,统编,答案,3课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古代印度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所以( ) A.宣传种姓制度 B.宣传“众生平等” C.倡导刻苦修行 D.号召削弱王权 2.“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与材料反映的史事相关的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王国 C.古代印度 D.亚历山大帝国 3.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下列选项哪一项与印度有关(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分封制 D.种姓制度 4.古代某一文明区域,既有森严的种姓制度,也是佛教的发源地。这一文明区域位于( ) A. B. C. D. 5.在以“世界三大宗教”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中,某同学写下了“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学习要点。他正在研究的宗教最有可能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6.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7.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各项成果中属于印度河流域古代印度的是( ) A.象形文字和金字塔 B.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 C.甲骨文和青铜器 D.梵文和佛教 8.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人类最早的文明在大河流域产生,主要是因为它适合 A.农业耕种 B.商品交换 C.海外贸易 D.相互联系 9.下图有关的正确的选项是 ①由古代阿拉伯人发明 ②与印度人有关 ③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 A.②③ B.①② C.都不对 D.①②③ 10.中国和印度自古以来一直保持着友好交往。两国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B.都属于大河流域孕育的文明 C.都曾遭受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 D.都建立了民主协商、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 二、填空题 11.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 12.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建立的严格的 。 13.请在下列括号中填上正确答案。 佛教诞生于( ),它的创始人是( ),并于1世纪传入( ),并因此而建立洛阳白马寺。 A:古印度B:乔达摩 悉达多C:中国 14.内容 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 ; 第二等级,刹帝利,掌管 和 权力; 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 ; 第四等级;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等级之外;“贱民”;最卑贱的“ ”,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15.公元 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 ,陆续在 和 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三、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汉谟拉比法典》规定: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材料三: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是哪一古代文明的建筑? (2)材料二中的法典产生于哪个国家?你认为材料二中《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佛教是创始人是谁?佛教创立于什么时候? (4)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出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古代文明形成有哪些相同之处? 17.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哪一古代国家的文明成果?该古国使用的、是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