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19034

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技术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0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14880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七年级,历史,统编,解析,答案,8课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技术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表是“秉”与“穆”的甲骨文写法及释义,可用于研究商周时期的( ) 甲骨文 今字 释义 秉 本义指手拿着一把庄稼。左边是禾苗,有叶子和禾穗;右下方是一个又(右手) 穆 谷粒成熟后下垂;另一种释义为庄稼成熟后籽实脱壳纷纷掉落 A.土地制度 B.天文历法 C.农业生产 D.祭祀活动 2.如果文物会说话,下面文物的自述符合史实的是( ) A.人面鱼纹彩陶盆:我出土于河姆渡遗址。 B.甲骨文:我是已知的我国最早的汉字。 C.司母戊鼎:我是夏朝青铜器中的重器。 D.帛书《老子》:“兼爱、非攻”是我的思想精髓。 A.A B.B C.C D.D 3.青铜鼎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之一。《春秋公羊传注疏》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由此可知,青铜鼎( ) A.生产数量极多 B.工艺水平极高 C.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D.分布极其广泛 4.文物是人类的记忆和见证。下图为我国夏商周时期的文物,这些文物反映了( ) A.磨制石器的发展 B.制陶技术的更新 C.农耕文化的传播 D.青铜技术的进步 5.中国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溯历史,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6.“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农历节气( ) A.指导农业生产 B.主张种植水稻 C.关注农具革新 D.提倡精耕细作 7.谚语“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体现了二十四节气服务于( ) A.运动健身 B.饮食调理 C.农业生产 D.商业贸易 8.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疾病诊断方法的古代名医是(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9.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目前我国已发现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 ) A.梵文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拉丁文字 10.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下列能够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 ) A.司母戊鼎 B.鱼纹彩陶盆 C.甲骨文 D.冰裂纹瓷器 二、填空题 11.甲骨文与青铜器 (1)甲骨文:商朝时期,人们常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对许多事情进行占卜,把记录占卜情况的文字刻在甲骨上,这些文字被称为“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 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2)青铜器: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由国家掌控,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祭祀及军事等方面,成为王公贵族 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商朝中晚期开始,钟、鼎等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因为古人称铜为金,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 ”。长江上游地区的四川广汉 遗址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向人们展现了夏商时期丰富多彩的古蜀文明。 12.青铜器: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 及军事等方面,成为主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 的象征。 13.《 》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 最早的确切记载。 14.楚辞:战国时期,楚国的 以及 等人创作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屈原代表作 充分表达了对 的热爱,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诗经》和“楚辞”是我国 ,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15.医学 (1)神农尝百草,认识了一些治病药物。 (2)战国时期 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3)战国时期问世的 ,总结当时的医学经验,讲述了人体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介绍了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