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19580

【大单元·任务式】《7.2.2电流的磁场(第二课时)》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教科2024版9年级

日期:2025-11-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1138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教学设计,2024版,教科,格式,课时,7.2.2电流的磁场(第二课时)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整体教学】物理学教科版(2024)9年级上册 第7章 磁与电 课题 7.2.2 电流的磁场(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电流的磁场”的延伸,承接奥斯特实验,聚焦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探究其磁场分布、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安培定则);进而从微观角度解释物体磁性的来源(环形电流与微型小磁针的有序/无序排列);最后通过实验认识磁化现象及磁性材料的应用。内容是“电生磁”规律的深化,为电磁应用奠基,同时渗透“场”的物理观念与科学探究方法。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掌握“电流的磁效应”,对磁场、磁极等概念有基础认知,具备初步实验探究能力。但抽象思维不足,对“环形电流构成微型小磁针”“磁化的微观机制”理解困难;应用安培定则时,右手握法的规范性、电流方向与螺线管极性的空间对应易出现问题。 3.学习目标确定与教学重难点 课标摘要: (二)运动和相互作用 2.4电和磁 2.4.2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地磁场。 课标分析: 依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本节内容隶属于“电磁相互作用”主题,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知道安培定则”。在学习过程中,需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流程,从而发展实验探究能力与科学思维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认识磁性材料在生活、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体现物理知识与技术、社会的紧密关联。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认识到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其极性与电流方向有关;理解磁化的微观本质,知晓磁性材料的广泛应用。 科学思维:能运用安培定则分析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提升空间想象与逻辑推理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经历“猜想—实验— 归纳”过程,提高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体会安培等科学家的研究方法,感受电磁学与生活、科技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 1.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特点。 2.安培定则的内容及应用。 3.磁化现象的理解与解释。 难点: 1.安培定则的熟练应用。 2.物体磁性来源的微观解释。 4.教学评价 评价维度具体内容学科知识评价掌握安培定则,理解磁性来源、磁化; 能用知识解释“磁铁磁化铁钉吸铁屑”等现象小组合作评价参与“探究螺线管磁场”讨论,分工协作完成实验,准确归纳结论实验评价规范连接电路、放置小磁针; 准确记录现象,归纳 “极性与电流方向关系”应用实践评价用安培定则解决“由电流方向判极性”等问题; 举例说明磁化的生活应用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评价 任务一:激趣导入 动态图示演示实验:组装简易电路,闭合开关后,将螺线管靠近铁屑或小磁针,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通过这个实验,你看到了哪些现象?螺线管不同部位对铁屑的吸引力有差异吗? 总结现象:明确 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且两端磁性较强,引出本节课核心研究对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学生专注观察实验现象(铁屑是否被吸引、小磁针是否偏转);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学生分组轻声讨论后举手回答:螺线管能吸铁屑,两端吸得更多、小磁针在螺线管周围会转等等。 学生结合旧知(条形磁体两端磁性强),初步联想: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可能和条形磁体类似。 以直观实验打破“只有磁体有磁场”的思维定式,激发探究兴趣。 通过现象对比,为后续“通电螺线管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的结论铺垫,实现“从具象到抽象”的过渡。 任务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引导与准备 猜想:既然通电螺线管有磁极,那它的 N 极、S 极由什么决定? 展示实验器材(螺线管、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小磁针、导线),讲解器材作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