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19612

【大单元·任务式】《7.3.2电磁铁(第二课时)》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教科2024版9年级

日期:2025-11-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1439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学设计,2024版,教科,格式,课时,7.3.2电磁铁(第二课时)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整体教学】物理学教科版(2024)9年级上册 第7章 磁与电 课题 7.3.2 电磁铁(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基于电流的磁效应、电磁铁等知识,聚焦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原理与应用。其由电磁铁、衔铁、簧片、触点组成,包含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通过电磁铁磁性的有无控制工作电路的通断,实现 “一个回路控制另一个回路” 的间接控制。内容既深化了电磁学理论,又体现了知识在电力保护、生产自动化等实际场景的应用,是连接电磁理论与技术应用的关键载体。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掌握电流的磁效应、电磁铁等基础,具备一定实验观察和逻辑分析能力,但对电磁继电器 “双回路控制” 的结构与原理易混淆,尤其是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的区分、触点变化的逻辑关系理解存在难度。同时,学生对其技术应用的认知较表面,需引导深入理解其在安全操作、自动化中的价值。 3.学习目标确定与教学重难点 课标摘要: (二)运动和相互作用 2.4电和磁 2.4.2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地磁场。 课标分析: 依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本节属于 “电与磁” 主题,要求学生 “通过实验,了解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认识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与技术分析能力,体会物理知识在保障操作安全、推动生产自动化等场景的应用价值,增强技术应用和安全操作意识,提升科学素养。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掌握电磁继电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明确控制电路与工作电路的区别及功能。 科学思维:能分析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推理控制电路对工作电路的影响,提升逻辑分析能力。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或观察,培养组装、观察、归纳电磁继电器原理的探究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认识电磁继电器的实际应用,体会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增强安全用电和技术应用意识。 重点: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控制电路与工作电路的区分及工作过程分析。 难点: 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的理解,特别是电磁铁吸合衔铁时触点变化对工作电路的控制逻辑。 4.教学评价 评价维度具体内容学科知识评价概念理解:考查电磁继电器结构、工作原理及控制电路与工作电路的区分阐述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知识应用:通过分析汽车启动、电力系统保护等案例,运用原理解释实际应用的能力小组合作评价小组讨论:观察组装电磁继电器、设计控制电路时的参与度,对他人观点的倾听与尊重表现 合作任务:评估在实验电路连接、现象分析中的分工协作,成果及成员贡献实验评价实验操作:评价电磁继电器组装、电路连接的仪器使用规范,操作流程的正确性及实验态度 实验观察与分析:考查对电磁铁通断时衔铁、触点变化的现象记录,及对工作过程的分析推理能力应用实践评价装置改装:评估将电磁继电器改装成电铃的方案设计、原理分析能力 生活应用:考查对电磁继电器在安全操作、生产自动化领域应用的理解深度,及节能、安全意识的体现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评价 任务一:激趣导入 展示大型吊车工作图片,提问:直接控制这么大的电流很危险,大家想想用什么方法能间接控制这些强电流? 引导学生结合“电磁铁能通过电流控制磁性”的旧知,思考解决方案。 学生观看视频,感知“强电流控制的危险性”。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电磁铁特性,提出“用电磁铁间接控制电路”的猜想。 学生分享猜想,表达思路。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避免抽象知识的枯燥性。 以问题驱动旧知迁移,培养“科学思维”中的推理能力,为“电磁继电器”的引入做铺垫。 任务二:认识电磁继电器 1.认识电磁继电器 讲解 “继电器” 定义:利用一个回路电流控制另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