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19745

【大单元·任务式】《8.1.1 电磁感应现象(第一课时)》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教科2024版9年级

日期:2025-11-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1476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学设计,2024版,教科,格式,课时,8.1.1 电磁感应现象(第一课时)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整体教学】物理学教科版(2024)9年级上册 第8章 电磁相互作用 课题 8.1.1 电磁感应现象(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电磁学核心内容,承接 “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以法拉第的逆向思维探究为线索,通过实验探究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 的条件,揭示 “磁生电” 的电磁感应现象,既深化电与磁的双向联系,又为发电机原理学习奠基,同时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科学推理和技术应用意识。 2.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 “电流的磁效应”,具备初步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能力,但对 “逆向思维” 的科学方法应用、“切割磁感线运动” 的抽象概念,以及实验中 “导体运动方向、磁场方向与感应电流的多变量控制” 存在理解难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如电路连接、变量控制)需教师引导。 3.学习目标确定与教学重难点 课标摘要: 3.4电磁能 3.4.2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3.4.3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3.4.4探究并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3.4.5结合实例,了解电功和电功率。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例2调查常见用电器的铭牌,比较它们的电功率。 3.4.6通过实验,了解焦耳定律。能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4.7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 例3了解我国家庭用电的电压和频率,在家庭用电中有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意识 课标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学生需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物理意义,掌握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能通过实验探究分析感应电流的影响因素(导体运动方向、磁场方向),认识电磁感应在发电机等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同时,要培养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提升实验探究与逻辑推理素养,增强对电磁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的认知,提升科学态度与责任。。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明确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 科学思维:通过逆向思维推导 “磁生电” 的可能性,分析实验现象归纳规律,培养逻辑推理与归纳能力。 科学探究:完成 “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 的实验探究,掌握控制变量法,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 科学态度与责任:认同法拉第的探究精神,认识电磁感应对电气化时代的意义,增强科技应用的责任感。 重点: 电磁感应现象的概念及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法拉第电磁感应发现的科学意义及逆向思维的应用。 难点: 切割磁感线运动” 的抽象概念理解及实验中导体运动方向的控制。 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磁场方向的多变量关系分析。 4.教学评价 评价维度具体内容学科知识评价概念理解:能否明确电功是电能转化的量度、说出电功单位 知识应用:能否用电能表读数或W=UIt计算电功小组合作评价讨论参与:“电能转化”“节约用电”讨论中是否积极发言、倾听他人 任务协作:小组完成“电能表解读”“用电计算”时的分工与配合实践应用电能表认知:能否看懂电能表主要参数 生活应用:能否结合“1度电的作用”,谈节约用电的想法实验评价操作规范:若做电功实验,仪器使用、操作流程是否规范 观察分析:能否记录现象,简单推理电功与U、I、t的关联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评价 任务一:激趣导入 展示风力发电机施工图片,提问 “工程人员安装扇叶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已经知道‘电生磁’,那电能是怎样通过发电机产生的”,引出 “磁能否生电” 的核心疑问。 学生观察展示内容,结合已有知识(电流的磁效应)思考问题,产生探究 “磁生电” 的兴趣。 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