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19759

【大单元·任务式】《8.1.2 电磁感应现象(第二课时)》课时导学案(含答案)--教科2024版9年级

日期:2025-11-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2次 大小:13111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导学案,2024版,教科,答案,课时,8.1.2 电磁感应现象(第二课时)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理解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明确交变电流的定义、特点及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 科学思维:分析发电机结构与工作过程,培养逻辑推理和模型建构能力(如线圈转动与电流变化的关联)。 科学探究:参与 “制作小发电机” 实验,探究交变电流的产生,提升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认同发电机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增强技术应用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学习重点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能量转化。 交变电流的概念及特点。 学习难点 线圈转动时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 发电机结构与电磁感应条件的关联理解。 【课前预习】 一、发电机的原理与结构 1.发电机是根据_____原理工作的,它由_____(不动部分)和_____(转动部分)组成。 2.制作小发电机时,用漆包线绕成线圈,作为转动轴的两线头需_____,放在磁体磁场中,就能通过转动产生电流。 二、交变电流 3. 随着线圈的转动,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流的_____和_____会周期性变化,这种电流叫做_____,简称_____。 4. 交变电流的频率是指电流周期性变化的次数与所用时间的比,单位是_____(Hz),我国电网的交流电频率是_____Hz。 三、发电机的能量转化与应用 5. 发电机工作时,将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其机械能可以来自风、水的流动等。6. 从只能点亮灯泡的自行车发电机,到大型发电厂的发电机组,发电机推动了人类的_____革命,实现了电能的大规模应用。 【课中研学】 1. 思考:发电站的核心设备是什么?它如何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2. 动手做:做一个小发电机 如图所示,用漆包线绕一个宽约1.5cm、长约2cm的矩形线圈,匝数为10圈左右。两线头伸直,留出约1cm,用刀片将漆皮刮掉,作转动轴,支在用曲别针做的支架上,在线圈下面放一块小磁铁。这样,一个最简单的发电机就做成了。 用纸做一个小风轮固定在转动轴上,将小发动机与灵敏电流计相接,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方向的变化。 将小发电机与电流传感器相接,吹动小风轮使线圈转动,通过计算机观察小电动机的发电情况。 3. 发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分别指什么?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4.为什么线圈旋转时会产生交变电流?我国使用的交流电有什么特点? 5.发电机工作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课堂总结】 【分层作业】 (巩固性作业) 一、填空题 1. 发电机的工作核心原理是_____,它能将输入的机械能转化为_____能。 2.发电机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固定不动的部分,通常是磁体)和_____(绕轴转动的部分,通常是线圈)。 3.发电机工作时,线圈在磁场中持续转动,产生的感应电流的_____和_____会周期性变化,这种电流称为交变电流。 4.我国电网提供的交流电,频率为_____Hz,意味着每秒电流的方向会变化_____次。 5.水力发电机依靠水流推动涡轮机转动,进而带动发电机线圈运动,其能量转化路径是:水流的机械能→_____→电能。 二、选择题 6. 下列关于发电机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基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B. 基于电磁感应现象 C. 基于电流的磁效应 D. 基于分子电流假说 7.关于交变电流的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电流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 B. 电流大小不变,方向周期性变化 C. 电流大小和方向都周期性变化 D. 电流大小周期性变化,方向不变 8.发电机中 “定子” 的主要作用是( ) A. 绕轴转动切割磁感线 B. 提供磁场 C. 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 产生感应电流 9.下列设备工作时,能量转化方式与发电机相同的是( ) A. 电动机 B. 电暖器 C. 动圈式话筒 D. 电磁铁 10.制作简易小发电机时,线圈两端的漆皮需要 “一端全刮、一端半刮”,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减小线圈电阻 B. 使线圈持续获得电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