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32358

三峡 教学设计 (3)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118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三峡,教学设计
  • cover
三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帮助学生学习文本。 2、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词汇,为学好文言文奠基。 3、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文言知识积累较少,需要老师引导其对文本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只有抓好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文言文知识,更好地理解古文。 3重点难点 1、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词汇,为学好文言文奠基。 2、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出示三峡风景图,并播放歌曲《三峡美》,让学生随着音乐感受三峡秀美风光。 一曲《三峡美》引领我们感受到了秀美的三峡风光。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面对三峡秀美的风光,也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文人的足迹,领略三峡的美丽景色吧。板书课题及作者) 问:“那么你们知道三峡到底指的是哪三峡吗? (出示三峡及其景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2【讲授】了解《水经注》和郦道元 郦道元,字善长,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好学,历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注《水经注》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是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全书共40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以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中有过深远的影响。 活动3【讲授】熟读成诵,积累理解 1、 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古文,学生注意难读易错的字音和停顿。 正音:阙(quē) 叠嶂(zhàng) 曦(xī)月 襄(xiāng)陵 沿溯sù)) 素湍(tuān) 绝巘(yǎn) 长啸(xiào) 属(zhǔ)引 哀转(zhuan)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掌握字音。 (3)学生个别朗读,体会文中的情感。 (4)学生齐读,初步感知文本。 (朗读要求:声音洪亮,节奏正确,感情充沛) 2、 疏通文意 学生圈点勾画,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试译短文。(四人人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把意见综合到一处,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1)重点字词解释: 略无阙处(毫无) 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隐天蔽日(隐蔽天日,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夏水襄陵(漫上) 不见曦月(太阳) 沿溯阻绝(断) 或王命急宣(有 ) 虽(即使)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 不以疾也(不如) 绝巘多生怪柏(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飞漱其间(冲刷) 良多趣味(确实) 属引凄异(连续;延长) 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林寒涧肃(寂静) 空谷传响(回声) 故渔者歌曰(所以) (2)重点句子翻译: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隔断了。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山石林木的倒影。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3、朗读比赛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开展小组比赛 4、反馈交流 读完课文后,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交流。 活动4【练习】 课堂小结 三峡以其秀美的风光吸引着无数的游人,人们都留恋于它的美景,感慨于它的魅力。下节课我们将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