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24835

16.2 第2课时 欧姆定律(课件)-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册(25页PPT)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81607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6.2,25页,全册,九年级,2024,科版
  • cover
(课件网) 第2课时 欧姆定律 第十六章 第二节 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3 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1 能理解欧姆定律。 2 能运用欧姆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学习目标 之前我们探究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由它们的关系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 当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1.一段导体中电流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 答案 一段导体中的电流由导体两端的电压以及导体的电阻决定。 2.欧姆定律的内容:_____ _____。 一段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合作探究 3.欧姆定律的公式: 。公式中,I的单位为 ,U的单位为 ,R的单位为 。 4.变形公式: ,R= 。 5.由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可得R=,小明认为: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 不同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以及导体中的电流无关。 安培(A) 伏特(V) 欧姆(Ω) U=IR I= 6.小组讨论: 利用欧姆定律,怎样求电路中的电流?怎样求电路两端的电压?怎样求导体的电阻? 答案 根据公式I=可得:U=IR,R=,电压、电流、电阻这三个物理量,只要已知其中任意两个,就可以求得第三个量。 7.欧姆定律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例如,呼吸式酒精检测仪中的气敏元件,就是利用不同酒精浓度引起元件电阻的变化,从而引起电路中电流等的变化,由此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 酒精检测仪 1.由公式I=变形得R=,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C.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C 学以致用 2.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5 Ω,电阻R2的阻值为15 Ω。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3 V。求: (1)电流表的示数; 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电流表的示数:I==0.6 A。 (2)R2两端的电压; 解:由欧姆定律得,R2两端的电压: U2=IR2=0.6 A×15 Ω=9 V。 (3)电源电压。 解: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源电压:U=U1+U2=3 V+9 V=12 V。 总结提升 应用欧姆定律计算应注意以下几点:(1)欧姆定律公式中的I、U、R具有“同体性、同时性”,即同一段导体在同一时刻的3个物理量,也就是说在应用公式时,要特别注意3个量要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2)在利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问题时,最好先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它对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有好处,并在图中标出已知量的符号和数值、未知量的符号;(3)公式中的3个物理量,必须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即I的单位用安培(A),U的单位用伏特(V),R的单位用欧姆(Ω)。 欧姆(G.S.Ohm,1789—1854)是德国物理学家。他在物理学中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欧姆定律。当时还没有测量电流的仪器,欧姆为解决这一难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巧妙地利用电流的磁效应设计制作了一个电流测量装置并用于研究。他能够完成这些精细的制作和精确的实验,主要得益于他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执着的探究精神。 科学书屋 1.凭着对科学的热爱,他经历无数次探索与失败,终于得出了导体中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电阻之间的关系。这位科学家是(  ) A.焦耳 B.欧姆 C.安培 D.伏特 B 课堂练习 2.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式R=表明,导体的电阻R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