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河流与湖泊 一、河流众多,区域差异显著 1.外流河和内流河: (1)外流河。 (2)内流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⑧ 。 (3)人工运河: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⑨ 。 2.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比较: 项目 内流河 外流河 秦岭—淮河 一线以北 秦岭—淮河 一线以南 流量 小 较小 较 汛期 短 较 较长 含沙量 大 较 较小 结冰期 有 有 主要 水源 高山冰 雪融水 季风带来的大气降水 3.外流湖与内流湖:我国湖泊众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 (1) 湖泊群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群,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它与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 (2) 湖泊群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湖泊多为咸水湖,其中 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二、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1.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长河,它也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水量最大、水能最丰富的河流。 2.长江概况: 3.长江的开发与保护: (1)开发。 ①水能:蕴藏量约占全国的2/5,上中游干支流的许多河段水位落差很大,我国在这些河段进行水能梯级开发,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湘教版:“水能宝库”)。 ②航运:干流及主要支流江阔水深,汛期较长,大多数河段可全年通航;干流航线还与多条铁路、高速公路及京杭运河相交。长江连续多年成为全球内河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 ”。 (2)长江的保护。 ①防洪:长江中下游平原 多洪水,因此,在中上游修建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具有很强的洪水 功能。在平原地区建设沿江堤防和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提高了防洪能力。 ②荆江的治理:荆江河段综合治理工程通过 、分水蓄洪,减轻水患;采用 或清淤措施,提高河流排洪能力,改善航运条件。 (3)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坚持“ 优先,绿色发展,共抓 ,不搞 ”。 三、我国第二长河———黄河 1.我国第二长河:黄河是我国第二、世界第六长的大河。 2.黄河概况: 3.黄河的奉献: (1)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2)塑造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I 。 (3)提供水源:沿岸提供灌溉水源、工农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 (4)提供水能: 游、地势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主要水电站有龙羊峡、G 等。 4.黄河的治理: (1)问题与成因。 ①黄河是一条水 沙 的大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 ,两岸支流众多。这里汛期多 ,使黄河的含沙量剧增。 ②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流速减小,泥沙淤积,以“善 、善 、善 ”著称。人们在两岸修筑堤坝,泥沙大量淤积,河床不断抬高。黄河下游由此成为高洪灾风险的“ ”。 (2)治理对策。 ①水少:流域的发展要“ 、 ”。在上中游地区修建 ;全流域要合理分配和使用水资源,严格限制 产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②沙多:在中游地区加强 ,利用小浪底等水利枢纽联合调水调沙;在下游 。 (3)可持续发展:为了保障黄河长期安澜,实现人与自然 ,黄河全流域要坚持“共同抓好 ,协同推进 ”。 考点一 如何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情境示范题1:长江《三峡》 (2025 遂宁学业考)长江自古以来是我国著名的水上交通要道。图1为长江主要干支流分布图,图2为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的选段。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人民币(样币)背面景观图中,反映三峡景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是因为( ) A.地势落差较大 B.汛期长 C.径流量大 D.含沙量小 3.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是因为( ) ①河流无污染 ②无结冰期 ③干支流通航里程长 ④客运和货运需求量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考点二———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情境示范题2: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4.(2025 安徽学业考)黄河流域孕育了华夏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下游干流改道频繁。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国家高质量发展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