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素养目标】 1.了解“康乾盛世”、奏折制度、军机处等概念,结合相关史料,探究分析康乾盛世时期君主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能够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角度,掌握清朝的民族关系。(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3.能够通过清朝疆域图,理解今天中国版图的由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4.利用相关史料,探究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时空定位】 知识体系统领 知识点一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必备知识·基础盘点】 1.背景: (1) 、 、 在位期间进入鼎盛时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 (2)三位皇帝勤政,独断朝廷大政方针,也对地方事务详加过问,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2.措施: (1)形成奏折制度: ①特点:联系方式迅速、机密;皇帝能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 ②影响:提高了 ,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2)设置军机处: ①时间: 时期。 ②职责: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③影响:中枢秘书机构发生了变化,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提高了行政效率。 (3)制造文字狱: ①目的:加强思想文化的控制。 ②影响:对文化造成严重摧残。 【以图解史】 清雍正时的中央机构图 【关键能力·史料探究】 探究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情境一】刘文正(统勋)公,丰范严正,如对神人……每值军机处,闭目坐,闻人言事偶误,张目侃侃直陈。内侍传赐食物,谢恩祗领,从不与内侍交一言。……其端严慎密如此。 ———摘编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 【思维交互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运行的特点。(历史解释) 【情境二】奏折制度最初产生于康熙时期,是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文书形式而出现的。康熙朝未实行奏折回缴制度。……奏折不通过内阁转呈,而由奏事处转呈,皇帝亲自拆阅和批答,皇帝的批示完全出自自己之手。雍正即位后对奏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开始实行回缴朱批奏折制度。在雍正中期设立军机处以后,将奏折的处理程序纳入军机处的轨道,全国先后有一千多人具有上折权,从而将内阁置之高阁。 ———摘编自瞿嵘蓉等《中国古代秘密 章奏发展与演变》 【思维交互2】依据材料,归纳奏折制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奏折制度的作用。(历史解释) 【史论生成】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措。 (2)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 (3)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大明律》的制定、特务统治的加强、八股取士的推行、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严酷等方面。 (4)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2.影响: (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交融,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文明。 (2)消极作用:①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明末清初以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政治上,皇帝既是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长官,在决策上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易出现失误;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知识点二 疆域的奠定 【必备知识·基础盘点】 1.巩固边疆: (1)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