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32769

凤栖梧 课件+教案 (2)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13269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凤栖,课件,教案
    凤栖梧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著名词人的生平,词的风格。 2、了解词的基本知识,当堂背诵课文。 3、把握词的文眼,感受词作者的情感,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 2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时候学生能已经接触过词,关于词的基本常识会有一定了解,所以首先引导学生回想词的基本常识,然后再强调重点,进而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分析这首词。 3重点难点 词眼赏析。 体会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词人面对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历三种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二种境界出自柳永的《凤栖梧》不仅表达对理想事业坚定执著的态度,还表达对爱情的矢志不渝。在故事中有很多关于爱情的诗句,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请同学回答) 活动2【讲授】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课前让学生预习查找有关柳永的资料,上课时请同学说说自己查找的资料。 柳永,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时,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以白衣卿相自许。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柳永词的特色: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 活动3【活动】朗读、指导 1、听朗读,想象画面,把握情感。 2、生自由朗读。 3、生读,教师指导。 4、解决难理解的字词。 5、翻译这首词。(学生根据词语解释翻译,教师再明确译文) 活动4【练习】赏析 赏析《凤栖梧》 1、词的上片词人写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景,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他是用什么手法把“情”与“景”联系起来的呢? 明确: 意象:危楼、细风、草色、烟光、残照、凭阑。 描绘了一幅黄昏春望图。 春愁(孤独、愁苦) 情景交融。 品味意象:.品味意象 草色残照———愁、离情别恨; 例: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招隐士》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古道———《饮马长城窟行》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凭阑登高———凭吊怀古、思乡怀人; 2、面对孤寂无奈,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排遣心中相思的痛苦?结果如何? 明确: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 结果:“强乐还无味”。(借酒消愁愁更愁) 3、“春愁”如此痛苦难熬,作者后悔了吗?词中哪些句子说明了这个问题。 明确: 不后悔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坚贞执著,矢志不渝的精神。结合现实,这两句还可以表达什么? 明确: 对理想、学业、事业等的执著追求和坚定信念。 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明确: 我愿意为了她而消瘦,为她而容颜憔悴。(把握句意) “不悔”体现了词人的坚贞、执著,“憔悴”体现了词人的相思之苦。(抓住关键词) 本句画龙点睛,直抒胸臆,一语道破春愁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体会情 活动5【测试】堂堂清 1、填空 (1)《凤栖梧》的作者是( 北宋 )时期的( 婉约 )派词人( 柳永 )。 (2)在《凤栖梧》中既表达对爱情的坚贞又表达对理想、事业信念执著态度的句子是 ( 衣带渐宽终不悔 ) ,( 为伊消得人憔悴  )。 (3)在《凤栖梧》中作者用( 情景交融 )的手法将景与情融合在一起的。 2、选择 (1)柳永的《凤栖梧》中着力描写的思想感情是(C ) A、亡国之痛 B、伤春惜时C、缠绵情思D、情场失意 (2)宋代词坛上第一个大量创作长调慢词的词人是(C ) A、秦观 B、周邦彦C、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