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象版一上科学第二单元第1课《观察兔子》教学设计 一、活动主题 走近兔子朋友———我是小小观察员 二、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设计主要依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以下要求: 1.核心概念:生命科学领域———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2.学段目标:1-2年级学生能通过观察、描述、比较等方法,认识常见动物的外部特征;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工具进行观察,并用语言、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3.素养导向: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观察、描述)、科学态度(实事求是、保持好奇)和责任感(爱护生命)。 三、教材分析 《观察兔子》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和基础课。教材以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兔子作为观察对象,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实践基本的观察方法(如按顺序、多感官),重点训练学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如长耳朵、短尾巴)和简单行为(如蹦跳、进食)。本节课掌握的观察方法将直接应用于后续《常见的动物》和《我喜欢的动物》两课的学习中,起到“授之以渔”的关键作用。 四、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征(如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短尾巴)和简单行为(如蹦跳、爱吃胡萝卜和青菜)。 2.科学思维:在教师引导下,能初步运用多种感官(看、听)进行有序观察;能用自己的方式(图画、简单词汇)记录兔子的特征。 3.探究实践:对观察兔子产生浓厚兴趣,愿意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发现,初步形成实事求是表达观察结果的态度。 4.态度责任:通过观察兔子,感受动物生命的奇妙,初步建立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有序、多角度地观察兔子的显著外形特征。 2.教学难点:鼓励幼儿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或图画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高清兔子图片、短视频、兔子啃食胡萝卜的慢动作视频)、兔子布偶或模型、实物兔子(若条件允许且确保安全卫生)、 “动物王国探秘之旅”任务卡、学习任务单(每人一份)、观察记录范例图、奖励贴纸(兔子形状)。 2.学生准备:彩色铅笔、油画棒。 七、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再次来到我们的‘动物王国探秘之旅’!我是你们的探险队长。今天,我们要去拜访一位非常可爱的新朋友。它呀,长着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睛,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猜猜看,它是谁?(等待学生回答:兔子!)没错,就是兔子!你们想不想当一名合格的小小观察员,去发现兔子身上的小秘密呢?好,现在,就请大家接过这张‘探秘任务卡’,我们的探索开始啦!” (出示精美的“兔子探秘”任务卡,上面有兔子的卡通形象和“观察兔子”的主题) 学生活动: 被情境吸引,积极猜谜,接过“任务卡”,情绪高涨,进入学习状态。 设计理念:利用单元大情境和猜谜游戏,瞬间抓住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参与探究的欲望,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二) 探究新知,学习观察 环节1:整体感知,初步观察 教师活动: “首先,让我们静静地看一段关于兔子的视频。请大家用小眼睛仔细看,兔子是什么样的?它在哪里?在做什么?” (播放兔子在草地上活动、进食的短视频) “视频看完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点名提问2-3名学生)” 学生活动: 认真观看视频,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看到的兔子(如:“兔子在白白的”、“兔子在吃草”)。 设计理念: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对观察对象有一个初步、完整的印象。 环节2:局部聚焦,有序观察 教师活动: “大家的眼睛真亮!现在,我们要像真正的科学家一样,从头到尾、有顺序地仔细观察兔子。我们先来看兔子的头部,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出示兔子头部特写图片)” (引导学生依次观察耳朵、眼睛、嘴巴) “它的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