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30567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章末复习】 课件(共62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日期:2025-11-1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66462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五,PPT,人教,上册,数学,七年级
  • cover
(课件网)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章末复习 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代数的基础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方程模型、求解方程及应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本章末复习将系统梳理一元一次方程的核心知识,巩固解题方法,提升应用能力。 一、知识体系梳理 (一)核心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 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其标准形式为\(ax + b = 0\)(\(a 0\),\(a\)、\(b\)为常数)。 关键词:“一个未知数”“次数为 1”“整式方程”,三者缺一不可。例如:\(3x + 5 = 0\)是一元一次方程,而\(x + 2x = 1\)(次数为 2)、\(\frac{1}{x} + 3 = 0\)(不是整式)均不是。 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检验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将该数代入方程两边,若两边相等,则是方程的解;否则不是。 (二)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理论依据,具体内容如下: 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用字母表示:如果\(a = b\),那么\(a ± c = b ± c\)。 性质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结果仍相等。 用字母表示:如果\(a = b\),那么\(ac = bc\);如果\(a = b\)(\(c 0\)),那么\(\frac{a}{c} = \frac{b}{c}\)。 注意:性质 2 中 “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除数不能为 0,否则无意义。 (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可根据方程特点灵活调整,核心步骤包括: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消除分母。 易错点: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子是多项式时未加括号。 去括号:根据去括号法则(乘法分配律)去除括号,注意符号变化。 法则:括号前是 “+” 号,去括号后符号不变;括号前是 “-” 号,去括号后各项符号均改变。 移项: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左边,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移项要变号。 依据:等式性质 1,移项本质是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或式子。 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为\(ax = b\)(\(a 0\))的形式。 方法: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指数不变。 系数化为 1: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x = \frac{b}{a}\)。 依据:等式性质 2,确保系数\(a 0\)。 (四)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常见题型及等量关系如下: 配套问题:各部件数量成比例,如 “1 个 A 配 2 个 B” 则\(B = 2A\)。 工程问题:总工作量 = 各部分工作量之和,通常设总工作量为 1,工作效率 = \(\frac{1}{ · é }\)。 销售盈亏问题:利润 = 售价 - 成本价,利润率 = \(\frac{ }{ ·} 100\%\),售价 = 成本价 ×(1 + 利润率)。 球赛积分问题:总积分 = 胜场积分 × 胜场数 + 平场积分 × 平场数 + 负场积分 × 负场数。 方案选择问题:建立不同方案的费用表达式,通过临界点分析最优方案。 二、重点题型解析 (一)方程的解法 例 1:解方程\(\frac{2x - 1}{3} - \frac{x + 1}{2} = 1\)。 解: 步骤 1:去分母(公分母 6):\(2(2x - 1) - 3(x + 1) = 6\); 步骤 2:去括号:\(4x - 2 - 3x - 3 = 6\); 步骤 3:移项:\(4x - 3x = 6 + 2 + 3\); 步骤 4:合并同类项:\(x = 11\)。 (二)配套问题 例 2:某车间有 28 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 12 个或螺母 18 个,1 个螺栓配 2 个螺母。问:如何分配工人才能使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刚好配套? 解: 设生产螺栓的工人为\(x\)名,则生产螺母的工人为\((28 - x)\)名, 等量关系:螺母数量 = 2× 螺栓数量, 列方程:\(18(28 - x) = 2 12x\), 解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