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33648

3.2熔化和凝固(课件)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50页PPT)

日期:2025-11-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284390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熔化,凝固,课件,人教,2025-2026,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3.2 熔化和凝固 副标题:探究物质状态的变化 姓名:[授课教师姓名] 日期:[具体日期] 幻灯片 2:引入 生活场景展示:展示春天冰雪消融、夏天冰棍融化、冬天河水结冰、蜡烛燃烧后蜡油凝固的图片或短视频。 提问引导: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冰变成水、水变成冰,蜡烛受热变成蜡油、蜡油冷却后又变硬的现象。这些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什么?它们的变化过程有什么特点呢? 幻灯片 3: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例如:冰化成水、铁块变成铁水、蜡烛受热变软变成蜡油。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例如:水结成冰、铁水铸成铁块、蜡油冷却后变硬。 能量变化: 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如冰熔化需要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 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如水凝固成冰会向周围环境放热)。 图示说明:用箭头和文字结合的图示展示熔化和凝固的状态变化及能量关系。 幻灯片 4:实验探究 ——— 海波和石蜡的熔化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比较它们的熔化特点。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烧杯、试管、温度计、石棉网、搅拌器、海波(晶体)、石蜡(非晶体)、秒表。 实验装置图:展示实验装置的组装示意图,标注各器材名称和作用。 幻灯片 5:实验步骤 按装置图组装实验器材,将海波和石蜡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质中,不接触试管底和壁。 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水浴法加热),同时用搅拌器不断搅拌,使海波(或石蜡)均匀受热。 每隔 1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物质完全熔化后再继续加热几分钟。 换用另一种物质,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水浴法加热可使物质受热均匀,温度变化缓慢,便于记录数据。 加热时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 幻灯片 6:晶体和非晶体 ——— 熔化特点对比 晶体: 定义: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各种金属等。 熔化特点: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完全熔化。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如冰的熔点是 0℃,海波的熔点约 48℃)。 非晶体: 定义: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非晶体,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熔化特点: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无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数据对比表:展示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数据,直观呈现差异。 幻灯片 7:熔化图像分析 晶体熔化图像: 图像特点:图像分为三段,AB 段为固态,温度随时间升高;BC 段为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温度保持不变(等于熔点);CD 段为液态,温度随时间继续升高。 示例:以冰的熔化图像为例,标注各段的状态和温度变化特点。 非晶体熔化图像: 图像特点:图像是一条持续上升的曲线,没有水平段,整个过程中物质由硬变软,最后变成液态,温度不断升高。 示例:以石蜡的熔化图像为例,说明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图像展示:对比展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标注关键节点和状态。 幻灯片 8:凝固特点与凝固点 晶体的凝固: 特点: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完全凝固。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如冰的凝固点是 0℃,与熔点相同)。 凝固图像:与熔化图像相反,有一段水平段(温度不变),对应固液共存态。 非晶体的凝固: 特点: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持续降低,没有固定的凝固温度,也没有凝固点。 凝固图像:是一条持续下降的曲线,没有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