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33401

8 醉翁亭记 课件+教案

日期:2024-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49857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醉翁亭,课件,教案
    8 醉翁亭记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②品味语言,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过程方法目标:诵读,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主旨。 3、情感态度目标: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通过以前的文言文学习,已经积累了一些文言词汇,初步掌握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概括和赏析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也逐渐增强,但学生的这种习惯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不浓,理解、欣赏、迁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重点难点 重点:诵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章主题。 难点: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是本文教学难点。 4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背景介绍———朗读感知———疏通文意———探究主题———拓展延伸 (一)、激趣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不仅有许多秀美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无数蕴含深厚文化的人文景观。说到安徽,大家在赞叹黄山的同时,可不要忘了这么一个地方,它曾经令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迷醉,因此给自己取了个“醉翁”的雅号,那么,这是什么地方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醉翁”一起去领略醉翁亭的风采吧。 (简介作者) (创设情境,用多媒体展示文中的画面,让学生凭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情感体验,直接参与作品所蕴涵的丰富画面中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直观的感受,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去深入学习,透彻地理解文意。) (二)背景介绍 (三)朗读感知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诵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文言语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要求学生重视朗读,对经典文言文反复吟诵。 读不是随意的放手,《醉翁亭记》这篇文章,是一篇意境淡雅,描景优美,语言精练的美文,应该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 1、 用多媒体播放高山流水的音乐,同时展示一幅醉翁亭的风景风俗画,配乐朗诵,(教师背诵,以自已极其投入的状态来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要求学生边听边在头脑里想像文章所描绘的画面。 2、自读课文,两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要求:读准字音,不读错字;读通句子,不读破句;读出感情,读出气势。要边读边在头脑里想像文章所描绘的画面。 3、 随意抽一名学生朗读,师生合作评议。 4、欣赏诵读的视频,最后全班齐读。 (因为这篇文章的生字词比较多,再加上“也而”的语气存在差异,学生难以读好。教师要作适当的指导,同时帮助学生矫正读音,尽快进入自主朗读的状态。自主朗读,学生人人参与,既互相检查了预习又促使学生自己进行查漏补缺。最后听朗读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语气和文意,需要说明的是,“也、而”的语气和轻重音的处理,比较难,可以让学生量力而行。) (利用视频、音频让学生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来个“心有灵犀一点通”,不仅能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更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其学习兴趣,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含义。) 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琅琊也。———平缓;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